第224章 杀回京城造个反?(1 / 2)

作品:《附身大宋第一纨绔

“架!”黄昏时分夕阳无限好,高登带了骑兵马队,近千人慢慢行走在回京的路上,抬眼望着大宋的大好河山,不由得内心感慨。

由北向南,大宋的领域越来越温暖,大地上大多数耕地都有人种植但是,明显荒凉之相越发显现,农民在辛苦的劳作,一个个卑微弱小的身影,身上的衣衫褴褛让高登不由得心潮澎湃。他杀了童贯,为民除害就算死也甘心了。

北宋末年,徽宗昏庸,生灵涂炭,那些士大夫阶层只知道歌咏官家对他们有多仕慈,宋朝真正做到了“刑不下士大夫”,但任由淳朴百姓受到的非人的剥削,苛捐杂税在北宋末最多,农民起义在历朝最多,这不能忍受!!

所以高登怀着一种悲愤心情,往回走。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此刻往回走愤怒如此。但是他觉得也不能完成坐以待毙,派人快马加鞭,去了南方找梁山的朋友们,和林冲、吴用这些朋友尽快得想出来一个对策,实在高登被逼得不行,他怎么可能白让宋徽宗杀了?他后路早想好了,不行,就上梁山占据山林,再等待时机再杀回来。

最这是最无奈时的想法,他还有计划那就是更激进的,杀徽宗,立新王。

但这计划太疯狂了,自古以来想犯上做乱的,没有好结果,失败的下场会特别悲惨。

一切高登都考虑到了。

往回慢慢的走了三天,他在焦急的等吴用和林冲的消息。

但遗憾的是,吴用林冲既没回信,也没来人,眼看都快到了京城地界了,前面还来了抓高登的人马,高登已经将情况写成奏折,还有自己回京解释的情况,都写信告诉了京城。当然,由富安、青面兽杨志,打马扬鞭先告诉家人,快打典关司,这个祸闯大了。

必须要通知康王,还有太子,还有清流那些人知道。但这个篓子捅得太大了,京城方面,根本不知道回去是死是活。

高登回兵只带了最精锐的一千兵,但这一千兵都是火枪兵。

就算高登他自己被抓了,这一千兵仍然由他的副手吴能带着,回京城进太尉府,伺机采取最无奈的非常行动,高登是根本不愿意造反的啊。

“衙内,您就不应该回来!”高登身边数匹战马,身边有吴能、王灵官、岳飞、卢俊义等人,他们都觉得此行回京,简直和送死一样,“与其送死,您真不如先逃上梁山,或者找个安全地方,等着前线的大仗打完了,万一战况持续变好,官家一高兴呢?”

“但是若不回京,”高登摇头坚持道,“那我就等于明明做了件大好的事,却成了畏罪潜逃,如今这局面若真要由太子,或者康王赵构力挽狂澜,好好的扭转一下,宋辽之间战事就提前结束了,金人就绝不会攻过来。”

“衙内您自己都自身难保了,您还老想着大宋未来,这么忧国忧民有谁管你吗?”

“曾经我有个朋友给我提过一个说法,狭路相逢勇者胜,必须要有亮剑精神,迎难而上,就算牺牲也是英雄本色,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