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合纵连横 / 章节正文阅读

第544章 患难真情(2 / 2)

作品:《合纵连横

陈需长叹了一声,说道:“正因为他从前是魏国人,在魏国有很多的熟人,人没有不贪图眼前红利的。公孙延大肆送礼给魏国的朝中大臣,又拼命地标榜自己为魏国所做的贡献,把曲沃和安邑两次战役的功劳,都说成是他自己有意向着魏国,所以才造成了魏国的得利。”

苏秦想了一下,说道:“这公孙延可真会辩白,分明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被他说成了是自己主动让利于魏国。”

苏秦耻笑了一下,又道:“不过,公孙延这么说,的确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因为这曲沃和安邑两次战事,如果不是他怂包了,被整治了,秦军也不会失利,魏国还真不会从中得利。”

陈需说道:“是啊,他的那套说辞很有迷惑性,把魏王说得心花怒放,将公孙延当作是忠贞于魏国的贴心人。殊不知公孙延当年一心本来向着秦国,他的所为都是在迫不得已下才那样做的。像是曲沃上书秦王赢驷撤兵,像是在安邑被击退于城下,等等,哪个不是如此。”

苏秦点着头,他注意到陈需有意地将赢驷称呼作“秦王”,心知这赢驷称王一年以来,各国执政大臣与秦国打交道的时候,改换了新的称号。可是惟独这赵侯赵语,他仍是一心要不计名号,韬光养晦。

苏秦其实也劝谏赵侯,及时称王,顺应时势。但赵侯摇着头,说是把称王之事留给自己的太子赵雍去办,他已安心于做一个赵侯即可。

苏秦问陈需:“公孙延做了魏国太尉之后,他怎么处理和秦国的关系,此人是不是非常痛恨秦国呢?”

陈需摇了摇头,嗤笑了一声,说道:“这你季子就想不到了吧。恰恰相反,公孙延当了太尉后,仍然与秦国打得火热,我的部下探听到他与秦国的执政大臣张仪总是有书信来往,可谓相交甚密。”

苏秦感到有些怪异,他思忖了一会儿,说道:“这件事可是有些奇怪,那公孙延被秦国逐出,按说应该痛恨秦国,巴不得报复秦国才对,怎么会又与秦国人走到了一起。依我看,他一定是从秦国拿到了什么好处,说不定还从秦王手中收受过大笔贿赂,所以才会不怨恨秦,反而报恩于秦。”

苏秦在说话中也将之前称呼赢驷“秦君”,改为以“秦王”称呼,这不过是一个习惯叫法,如果他此时在陈需等诸侯执政者面前仍是不改称呼,而人家都是习惯叫“秦王”,不仅会造成陈需等人的困惑,也显得自己很小气。

苏秦有意为之,所谓名正方能言顺,称呼不称呼“秦王”的,不过是一个叫法而已,岂能太过计较!

陈需听了苏秦的分析,觉得他猜测得有道理,回应道:“是有季子所说的那层因素。不过我个人认为公孙延勾结你师弟张仪,可能内情没那么简单。”

“魏王本来就是一个犹豫成性的君主,他一直在合纵于东方诸侯与连横于西方秦国之间摇摆不定。很可能魏王本身也在利用公孙延,扯住了秦国的这个关系,从而让自己能从合纵和连横之间两头讨好,两头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