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扶弟魔家的女婿 / 章节正文阅读

68、第 68 章(2 / 2)

作品:《扶弟魔家的女婿

庄民国也没说谎,他还特意去买了海报呢。

专门拿给陈夏花他们当参考的。

庄民国说:“有这些了,你跟福嫂子加把劲把小商品给做出来,等张家那边一卖货,就知道谁买得更好了。”

陈夏花也不是没有火气的,张家搞这个作坊完全就是踩在他们锦绣作坊上弄出来的,张家做初一,他们就敢做十五。

陈夏花直接买了台缝纫机回来,她跟福嫂子一人一台。

样式也变了不少,之前他们的围巾只有毛线围巾,现在也加入了新的毛绒围巾,就短短一条,在肩膀有个别扣,轻轻一扣就扣上了,面上还有庄民国又从省城淘回来的整个的水晶卡,蝴蝶的,花纹的。

简洁又好看。

连庄秋来了一回,都偷偷带了一条回去。

她还说,“我现在不戴,等你们卖货了我就戴出来。”

工人爸爸轻易而举就解决了家里的危机,庄玉林有时候跟弟弟聊天:“小二,我觉得我们现在好没用啊。”

庄玉林顺着他的话问:“为什么没用啊。”

因为他们是家里的小男人啊,工人爸爸不在,他们两个就只能在家里吃干饭,小二今天还多吃了两块饼干呢。

“这是不对的。”

“我饿了。”

小学生读完书,消化又快,很容易就饿了。

“我们应该努力思考怎么帮助我们的家长怎么走出困境来才对。”就像在学校,班长就是辅助好老师开展工作,管理好班上的小同志们,是作为老师的小助手的存在。

在学校的时候,他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心中都是很有用的,怎么在家里就行不通了呢。

庄玉林不懂哥哥的忧伤,坐在小凳子上屁股扭啊扭啊。

庄玉林看着他:“小二你干嘛呢。”

庄玉春说:“哥哥我要尿尿。”

庄玉林看了看他,怅然的叹了口气:“去吧。”

为了表示出自己奋发努力的决心,成为一个有用的男子汉,庄玉林决定改名。

改大名。

工人爸爸和“好妈妈”的爱是十分有重量的,在庄玉林的这个阶段,正是青少年时期了,他十一了,开始有天南海北的想法了,会越来越独立了。

帮得上忙是代表他“成熟”的标志。

过了这个坎儿他就是真正的男子汉了。

但是事实证明,他现在还帮不上忙,当不上成熟男子汉的标志。

但是他要给自己鼓劲,要证明自己的决心,那就从改大名开始吧。

庄玉林还没找到机会说,学校今年放假要早好几天,刚放了寒假,作坊就要开张了。

张家先开张的,去张家买的不多,现在的年月里,家家户户都不富裕,谁都想捡点便宜,买了张家的,后边庄家的更便宜,不是买亏了?

陈夏花在家里还很着急,庄民国倒是一副风轻云淡的,还让她别急。

陈夏花说:“我咋不急,他们都担东西去卖了,人家要是买了,我们的可就卖不出去了。”

庄民国说:“不怕,卖不出去的,就是卖了,咱们还能去公社里卖呢。”场子大着呢。

其实现在已经不叫什么大队、生产队了,都叫某某村了,他们说惯了,有时候也会说是1队、2队的。

庄民国说这话可是有根据的。

他们当“大老板”的儿子可是说过的,卖东西是要掌握买家的心里的,就是几十年后的人买东西还要比较呢,有几个没经历过前脚原价买东西,后脚打折那种懊悔的,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打折、促销是有助于促进买卖的。

现在的人兜里掏出来的钱少,买东西就更谨慎了,不对比完两家的价格,没有人会轻易下手。

张家高高兴兴的担着挑子去,回来挑子还是满的。

第二天,庄民国打的头阵,“走,到我们了。”

他们这回可是全家出动,连庄玉林兄弟两个都跟着去的,保暖三件套、保暖衣、围巾,每个样式的戴一个。

庄民国说的,他们这叫“展示”。

“人家省城还有模特呢,专门穿着漂亮的衣服出来,外边的人看到他们身上穿的漂亮衣服,就会去买一身一模一样的,现在都流行找模特儿呢。”

家里还是有人的,庄炮仗两个老的腿脚不好,寒冬腊月的,庄民国让他们留在家里。

第一站,去的是红旗砖窑厂在的红旗村。

他们一进村,庄秋也戴了毛绒围巾来,他们的东西样式可要比张家多,还有水晶和亮片,一进村,就吸引了不少人来。

还有人围着庄民国跟庄福两个。

女同志喜欢买花花绿绿的围巾帽子,给家里的小孩也买,但男人就没这福气了,他们戴的都是黑的灰的这些不显眼的颜色,也不是买的,都是家里的女人勾的。

庄民国他们这回头上戴的不是普遍大男人戴的,帽子是黑的,围巾却是蓝的,那帽子上还勾了几个五角心呢,帽子后边还有个黑球,又显年轻又好看。

“买,知道花儿为什么红吧这歌,人家里边的那个跟这个一模一样,你买了你就是同款了。”他指了指帽子上,在销售三步骤后,庄民国还制定了一个“同款”。

他还知道个词儿呢,叫“名人效应”。

“真的假的,真的是同款?”

“当然了,我那里还有海报,以后借你们看看,不过这个同款不多,喜欢这个同款的可要抓紧了,错过这个机会没有了那就要等下一年了,过年的时候,别人戴,你们没戴,羡不羡慕?”

陈夏花跟福嫂子那边也是用的这个销售步骤,先说了来历,再讲货不多,哪怕价格贵几分,在一个个的心痒咬牙中也下手买了。

第一个开了头,后边的生怕被抢了,也跟着要买。

大人要买,孩子要买,家里老人要买,一家人各挑各喜欢的,在庄家这里就把东西包圆了,大家都在争相购买的时候,还有人想着想买张家便宜的也咬牙买了贵的。

万一买不着了呢?

张家作坊的要是没来,他们还能忍一忍,想着张家也是一模一样的东西,等对比了两家过后再来买,但现在张家作坊昨天已经来过了,东西也不错,但没有人家的庄家的样式多,好看,还跟那些名人戴一样的呢。

过了红旗村,接下来几个村都是刚进村一推销就成功了的。

第二天庄民国就没去了,陈夏花几个去的,连着花了七八天把四周的村都跑光了,家里堆着的货也都快清空了,剩下的往公社送,摆了两天摊子,最后一件货卖了就收工了。

张家的货也是卖光了的,但都是他们庄家卖过了,张家才有了市场,庄家卖货期间,张家的货一天只卖出去几件,最后又降了一回价。

价格往下降容易,要往上涨不容易,庄家货没了,张家想涨家,人家不买账了,说卖给别人是多少,现在卖给他们凭什么又是高价。

张家口水费了不少,跟他们解释,什么手工费、布料费,还有一大家子请人的工钱,算下来不挣钱的,可谁听?

买东西的人哪里会真正站在卖家上思考。

不挣钱谁会做东西来卖?

是没挣多少,可不是积少成多吗,都是农民同志,也要站在农民同志的角度上思考啊,挣多了他们也给不上,他们也卖不出,何必呢?

少挣点不也是挣嘛?

张家人说不过一群人,他们要涨价,人家就不买,非要盯着他们恢复“原价”,还给其他来看的科普,说之前张家摊子卖多少钱,现在又卖多少钱,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场口诛笔伐之中,张家人说不过,只好用低价销售出去。

到货卖完,张家人也算了一笔账。

除开布料费、手工费,人工费,他们还当真是没挣钱!

布料费贵啊,要票的,他们是投钱花大价钱买的布票去买布的,这一笔就是大投入了,张家还买了台缝纫机,又请了好几个张家亲戚来帮忙,人家吃住都是在张家,还要算工钱,饭钱,投进去的根本没赚回来。

张家的亲戚们气势汹汹的问张家妯娌:“你们不是说庄家头一年就挣钱了吗?”

张家妯娌都快哭了。

是挣了啊,他们只有一层,一个人也分了好几十呢,他们都分了几十,庄家不得挣几百啊,就是想到这中间的利润,张家妯娌才想着自己当老板,开作坊,一年也挣上大几百。

“算了算了,我们不搞这个了,我是看出来了,还是种地种粮食保险,做生意啊,不稳当,你们把我们借的钱还了,以后这事儿我们不掺和了。”

张家家当都投了没挣回来哪有钱还,亲戚又非要他们还钱,闹到还没过年,前程作坊倒了。

庄民国听到消息的时候,脑子里还冒出句话呢,“前程作坊倒了,它倒了,老板带着小姨子跑了。”

庄玉林终于找到了机会把自己改名的计划给家长交代了。

他对着几个家长,认认真真坐在他们面前,先说了自己的规划,总结:“所以,我打算改名来作为独立的开始。”

一家人齐齐看向他。

“什么名啊?”

庄玉林双手放在膝盖上,背脊挺直:“以后,我叫庄成才。”

他的未来,要成才。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有事耽搁了,明天时间不变。

不好意思,本章发红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