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扶弟魔家的女婿 / 章节正文阅读

117、第 117 章(1 / 2)

作品:《扶弟魔家的女婿

过年前,厂子里要结账,陈夏花就算账,庄民国就打电话催款。

他上辈子看到过大儿玉林年底催账的模样,就是一个一个的电话打过去,找人结账,跟人先对账单,有些合作的账好结,有些难缠得很。

打给老板,人家说要先跟财务对账,打给财务,财务说要通知老板,反正催账的时候,遇上好说话的,一两个电话就搞定了,遇上难缠的,电话打来打去打上七八个都解决不了。

他们锦绣厂今年合作的商家比去年多了不少,季老板几个在外地铺货铺得大,别人看到了商机,也摸了过来,合作次数多的,拿货到量的,他们也愿意给宽限结款时间。

像季老板几个大客人,其实跟他们合作起来大家都不错,他们给的东西都没有次的,那边结账也及时,两边都觉得合作愉快,相反有些小的客人,挑又酸,一会儿嫌弃他们的样式啊,一会儿又觉得他们“批发”贵啊,一会儿又说自己货还没卖出去,没收回款的。

说辞挺多了,庄民国听一两句就知道谁在说假话了。

他挂了电话机,跟陈夏花抱怨了两句:“个橙新的客人明年不给他们放款时间了,他说手头没钱,货还没卖出去。”

也就算了,后边又接了句,“你们再给我发点货。”

就把人当傻子了,货都没卖出去还敢继续要货,他就不怕继续卖不出去砸手里了?

而且客户离他们也远,现在他们这些远客户付账都是去银行办理转账,外省去了,一回耍赖混过去了,要下一回再耍赖,不付款了,他们还能追到外省去不成?

庄民国桌上有一张字条的,每一个不讲信誉的客户他都在背后打了x,些客户要货,下回就要现款了,先打钱再发货。

陈夏花点了个头,又开始噼里啪啦打起算盘来了。

他们现在算账,还是用的老传统的算盘呢,听说现在城里还有一个叫计算器的,专门算账,还没有算盘大,他们客户来拉货的时候提的。

说他们锦绣么大个厂子了,还跟不上“时髦”的。

人家其他厂子都安得有电视机,他们锦绣厂每天还用收音机在听歌,老土了点。

庄民国打了好几天电话才把款给收回来了,那边说打了钱,他们这边还要去县里确认,忙到年三十前才完。

陈夏花那边账也算出来了,他们厂子今年挣了不少,尤其是冬天连续几个小商品火了,又加班加点的赶,款收回来,除开成本、人工,厂子里今年硬是赚了十来万。

庄民国跟陈夏花两个去存钱的。

县里银行的人早就认识他们了,说他们是银行的“金卡”用户,还给他们送了一袋米,一桶油。

现在十几万确实是多呢,银行三个工作人员点了大半天才把那些钱给点齐了,给他们办理了存钱业务,还对他们“金卡”用户祝福,祝他们明年挣更多。

“金卡”用户服务跟普通用户服务是不一样的。

其实几十年后,人家开厂子的,十几万就是一年的房租费,那些水电、空调还要另外算,还只是小县城的小厂子,大厂子的房租费,一年都是成百上千的往上。

那才是钱不是钱呢。

家里的饭菜这一段时间都是庄玉林带着弟弟做的。

给爸爸妈妈炖汤喝,说让他们补身子。

陈夏花有时候算盘打得手指痛,庄玉林就来帮忙,打一会儿算盘,套一下公式,一般不复杂的账目他都是在心里演算,基本上演算一下就知道答案了。

庄民国刚开始看他样算,还专门等他算了后打算盘算了一回,发现跟算盘上算的没差别,多算两回他就不算了,等他自己算。

算完,厂里也放假了,“闸账”了。

庄民国他们存完钱回去还遇上了福嫂子他们一家。

福嫂子他们现在已经从一台车变成两台车了,两台车都租给别人了,他们就坐在后边收钱就是,他们是在镇上碰见的,福嫂子几个来置年货。

福家那边今年经常出去收账,去看车,去跟人打交道,在家的时候他们没遇上几回,大家都忙着挣钱呢,庄福都别上了金戒指了,他们置办的年货也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全是好东西呢,光是鸡鸭鱼肉就占了大半篓子,还称了些糖果瓜点,一起走回去,就抓了瓜点来吃,边吃边走。

问对方今年收入如何,情况如何,明年有没有什么计划,到村里才各回各家。

福家那边还跟他们打听起了在省城买房的事,他们家是两个儿子,福家那边也是两个儿子呢,他们早前还盖了二层小楼,又买了车,从外边看可比庄家富裕。

村里人都是上回刘春枝回来到处讲,才知道庄家跑去省城里买房去了。

难怪村里的房子他们不盖的。

福家也听说了,他们也有个意思买。

庄民国他们大大方方承认的:“是买了,房子都盖好了,下回你们要是在城里,我们也在就过来看看,城里的房子有是有,不过两年不好买了,你们要想买就去看看,说不定我们还能当邻居。”

福家想在省城买房子不为别的,还是为了家里两个儿子。

对没有出过村的人,觉得在村里盖了一栋二层小楼就已经是顶好的了,没想过城里的样子,福家嫂子两口子今年一直在外边跑,人家外边现在已经跟以前不一样了,比他们村里是强出太多了。

他们是为了两个儿子。

福家小子以后读书上学,在城里买了房子,以后还能给他们娶个城里媳妇的。

现在当家长的,没几个不想娶城里媳妇的,就觉得城里的媳妇好,知书达理,说不定亲家还是工人家庭,说出去他们也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