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明世祖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34章:皇帝是最大的太子党(2 / 2)

作品:《我要做明世祖

如此,谁家的鸡能下十文一个的蛋?

公鸡中的战斗鸡?

这是把他当太上皇耍呢!

景泰帝最大的优点,就是他有自知之明,可以放手把事物交给自己信任的人去办。

但他也不是随便一个人能忽悠的!

江渊家里做什么,景泰帝也是知道的。

以景泰帝的水平,稍微一联系,都能猜到前因后果。

“太子如何,朕心里有数……你今天是糊涂了,回去睡一觉,醒醒脑子!”

景泰帝不耐烦的挥挥手,放了汗淋淋的江渊一马。

现在,他也劝住了朱见济。

景泰帝到底还是念着江渊当初功劳的。

于是小太子也只能对着好爸爸生了一会儿胖气,放弃了打击报复的想法。

好爸爸的脾气柔和,但下了决心要做,也很少有人能给他扳回来。

江渊估计要去地方积累经验很多年了。

虽然人现在已经五十多岁,有点“大器晚成”,但这不是问题!

“反正青哥儿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你我父子同心!”

景泰帝安慰了下儿子,让他别把自己气的更胖了。

对于大明这两年的变化,景泰帝是看得到的。

就算他没有下乡亲身体验过,但看着越来越充足的国库,也能明白这是个好变化。

更别说还打赢了瓦剌。

现在大明在草原上,总算是恢复了一些太宗时期的威风。

以老朱家呵护家庭的传统,景泰帝才舍不得为了一点权力对自己的宝贝儿子下手。

衍圣公说他们家“小气”就“小气”吧,当初太上皇那么跳,不也还在南宫好吃好喝?

朱见济感动的要死。

然后他猛地站起来,又拉住好爸爸的袖子,“父皇,咱们继续散步吧,散完步就去做操打拳,养好身体!”

……

景泰帝并不是很想。

他一般做操的对象都是爱妃,跟儿子就有点过分了。

但朱见济此时孝心泛滥,吨位施展起来哪里是好爸爸能承受的?

于是半推半就之下,两人继续父慈子孝去了。

等回到东宫,朱见济泡了个澡,让人打开窗户散散室内的闷热之气,然后做起了睡前检查。

“大宁纺织厂来的信,跟孤抱怨兀良哈养的羊太少了?”

小太子拿起杜新发来的信件,刚看两眼就挑起了眉头。

才开办一年就要求扩张,这证明纺织厂发展的非常良好。

不过想想朱见济为他们做的安排,也是应有之理——

当初设立纺织厂,东宫方面不仅迁移过去了众多织工和管理人才,其他的配套设施也是搞上去了的,李秉那边也通了气,让他关注点。

这就使得这家“皇有企业”一落地就拥有广阔的场地,充足的人力和绝对的政策扶持。

而且边关卫所除了当兵的士卒,他们的家人也在那儿。

受制于大明此时的卫所情况,这些家庭要么是全家当兵混口饭吃,要么就是因为人均田地不够而沦为流氓。

关外的环境恶劣,在这样的地方混成最底层,差不多就给人的命运下了定论。

现在纺织厂的设立,为他们提供了一条新的生活道路。

不仅仅女人可以去参加纺织,就连男的也能获得“清理羊毛”“用盐制碱”的工作,成为国企员工。

而且工资还可以!

虽然比不上关内小太子为工厂制定的标准,但关外的生活水平也就那样,钱太多也没地方给他们花。

这一年下来,每一次纺织厂宣布对外招工,都使人趋之若鹜,恨不得挤破头钻进去。

哪怕是临时工也好啊!

这让纺织厂一直都不缺劳动力,也大幅度提高了关外人口的就业率。

有这么多热爱工作的员工在,加上被朱见济搬弄到这个时代的相应技术,什么都不缺,也难怪杜新会抱怨“羊不够用”了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