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明世祖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35章:南孔来的孔公诚(2 / 3)

作品:《我要做明世祖

他年纪五十有余,按辈分算正是孔彦缙叔叔辈的,可身形气质和他那个血统存疑的远房侄子却浑然不同。

这位老孔瞧着端正一些,也精神一些。

朱见济能够猜到,在北孔出了那样的问题后,南孔根本不会有胆子随便选个“形体不佳”的家伙上京面圣。

不然奉圣公的爵位没捞到,惹得皇帝讨厌了,自己还得跟早就分家的亲戚去陪葬。

谁让南孔也用着建文帝赐予的字辈呢?而且一用几十年,现在想改也来不及了。

除非他们能跟北孔一样不要脸,为了在蒙元当官还给自己改个蒙古名。

所以南孔必须事事小心,不能让别人找到攻击的地方。

孔公诚深明此理,跪在东宫的地板上犹如一块老石头,不敢挪动。

他面前这位太子虽然年幼,可却是手握实权的。

孔公诚可是听说了,他面圣之后,当时陪侍的江学士被皇帝呵斥了一顿,貌似与太子有关,然后昨天江侍郎就接了让他去地方布政使司为官的调令,还是贵州那样的穷地方。

江侍郎哭天喊地无人应答,最后还在去吏部办理相关手续的时候,被王文冷嘲热讽了一顿。

由此可见,小太子有多么的得天子爱护。

鬼知道这位小爷对自己是何看法!

“听说此前,礼部那边已经考校过你的文章功夫,父皇对你也颇为欣赏……孤今日,便不问你圣贤书上的东西了。”

朱见济给孔公诚赐座,看对方只敢小心的拿半边屁股蹭上凳子,满意的点了点头。

就这识时务的态度,比起北孔高上好几个层次。

“孤听说让爵之后,你们家世代耕读,日子过得颇为清苦?”

其实南孔的人在大明建立之后,也曾有过出仕,但当的官大多是翰林院里的清谈者——

这种官职放到眼下,也许高贵。

但在大明开国之初,注重实务,显然是把南孔拉过来一块当吉祥物的,而且官职较为低微,属于可有可无的那种。

完全比不上北孔的各种优待。

“我等读书之人,虽离不开研读经典,但也不能浮华到不理俗世……人活在世,是离不开穿衣吃饭的。”

“所以我家耕读,宜人身心,称不得苦。”

朱见济对孔公诚这样的说辞非常满意。

他眼睛一撇,注意到对方双手之上竟然还有几个茧子存在,便发问,“孤看你手中老茧,不像是舞文弄墨磨出来的样子。”

孔公诚乖乖回道,“草民年少时,家父便去世了,为了奉养老母,便亲身躬耕,时至今日,仍不敢忘当日心情,时常往来于田亩之间。”

“这是好事啊,”朱见济溜过去拉起了孔公诚那双沧桑的手,“比起北孔那些人的不知稼樯,先生更有孔圣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