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强龙不压地头蛇(2 / 3)

作品:《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工坊王匠头上下瞟东方祝一眼,没收银子,挥手让镇抚兵仔细搜身,见东方祝没有携带兵刃,又看了看李桂姐,这才对他道:

“蒲参将正和训导官议事,你若故意消遣我,明日把你丢到工坊钻枪管,不给饭吃。”

~~~~~

明景泰元年(1450年),兵部尚书于谦建议全国修筑砖城,临清州城也乘着这股东风,开始修建城墙。

临清城墙基础,先用巨大条石垒起半人高的挡土石墙,再在条石上砌筑城砖作为挡土砖墙,这部分砖墙的厚度从下到上逐层收缩,最高处的砖墙也要厚米。城墙全部由25公斤左右的方砖砌缝垒成,中间浇筑糯米水和石灰,坚固无比。

临清砖城高三丈二尺,厚二丈四尺,城围总长九里一百步,城西北凸出,宛如头上捆扎的头巾,当地人称之为幞头。

四门分别为:东称威武门,西称广积门,南称永清门,北称镇定门。

设望台楼8座46间,戌楼八处,戌铺四十六处,城门楼下有内外两道城门,门洞配有瓮室,可囤兵三百之众。

此外,城壕深达九尺,壕内碧水盈盈,环绕全城。

这样一座城高池深的鲁西坚城,在经历白莲教、漕军、流贼蹂躏后,现在成了大齐近卫第十四军的驻地。

蒲刚率大军驻守临清已有半月,近卫第十四军中军大帐设在广积门。

半个月以来,不断有战兵从各地聚拢而来。

驻守的开封、商丘的近卫第十二军战兵,驻守京师的近卫第一军、第二军战兵。

蒲刚早早得到京师大爆炸的消息,齐军损失惨重,武定皇帝下落不明。

失踪只是委婉的说法,皇帝怕是已经尸骨无存了。

蒲参将是武定皇帝亲自带出来的兵,浑河血战时刘招孙杀入正黄旗大阵,救出当时还是旗队长的蒲刚,为此平辽侯中箭多处。

浑河战后,蒲刚升为把总,泰昌三年灭后金时,他已是近卫第二军的副千总。

武定皇帝登基之前,蒲刚被成为近卫第十四军主官,兼着济宁参将的头衔,跟随袁崇焕镇守北运河山东段。

袁崇焕前往倭国后,北运河的大小事务都由蒲刚负责,直到最后王恭厂大爆炸发生。

蒲参将对皇帝的感情,一点也不比邓长雄、王二虎等人少。

得知京师变故后,倔强的蒲刚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逃回辽东,而是在山东继续坚守。

他要让济宁成为大齐在关内最后的堡垒,直到自己战死。

为了能长期坚守,他率领十四军移驻临清。

相比济宁,临清城更为坚固,人口更多,银钱粮草也是山东第一。

“武定皇帝一定还活着,”

既然大爆炸后还有很多战兵逃到山东,那就说明皇帝也没事。

“本将守在临清,等着皇帝!他一定会回来!”

身边几个把总劝说蒲刚乘乱逃回辽东,与辽东守军合兵一处,蒲刚一口回绝了这个建议。

“我们若是都走了,武定皇帝这些年征战辛苦,将士们的流血牺牲都白费了,再说,四川、河南、陕西,都还有咱们的兄弟,留下便是个念想,我们走了,他们怎么办?”

齐军军法严苛,临清物产丰饶——单是被蒲刚抄略的粮草物资便足够大军支撑两年时间。

于是,在主官和训导官的坚持下,大家放弃逃走念头。

这支孤军开始认真经营运河最富饶的大城,等待他们的皇帝归来。

等待的过程,蒲刚没闲着,他照抄武定皇帝当年在开原的方式,以戚家军招兵标准招募新兵,就地训练。

很快得到三千五百多名新兵。

京师爆炸后,北运河沿线最不缺就是走投无路的漕工纤夫。

按照戚金的说法,这些纤夫都是最优良的兵源。

临清乃繁华之地,黄知州躲猫猫死后,齐军在知州地窖里搜出八十多万银子,再加上两个月前击退刘芳亮时缴获的银两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