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武定禅位(2 / 3)

作品:《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剩余朝鲜兵被发配到最危险的开原煤矿,余生皆用来支援大齐工业革命。

考虑到那些煤矿经常发生瓦斯爆炸透水塌方等事故,他们会死去大半。

资本的原始积累是血腥的,残忍的,武定皇帝对俘虏的处理干净利落,没什么拖泥带水,赢得了各方一致好评。

对哥萨克骑殖民者的处理表现的颇具创造性。

在库页岛上吃过人肉的三百多名哥萨克人,全部被砍去左腿,驱赶至原野,在豺狼虎豹中荒野求生。

剩余的七百多人进入煤矿。

据参观过矿场的大祭司描述,在各地挖矿的各国俘虏,宛若置身地狱:

镇抚兵对俘虏们进行功德林(齐国集中营的统称)式管理。

矿工每天工作七八个时辰,食物只有豆饼、胡萝卜、草籽、荞麦、红薯之类的食物,每天都有人因累饿或营养不良死去。

矿井之上,白杨钻天、垂柳蔽日,苍松一年四季郁郁青青,桃花、杏花,还有那白皑皑的槐花盛开,空气里漾起扑鼻的馨香,蜂蝶起舞,雀鸟歌唱,风景宜人。

然而矿井之下,却是巷道异常狭窄,宛若地狱。

很多地方仅容一人爬行,采煤工几乎直不起腰来。没有通风设备,全靠自然通风,巷道里又闷又热,煤尘飞扬,就像一个大蒸笼。

俘虏们挖矿时,采用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提到的长竹筒插入煤层中排出瓦斯,因为效果不佳,经常发生爆炸。

俘虏们光着身子干活,因为只要挥舞十字镐,要不了多久,就会汗流如雨、全身酸痛,呼吸困难。

当然,没人敢随便昏倒,因为昏死之后,就会被当成死人丢进“万人坑”。辽东各地矿厂边就会有一个或两个“万人坑”。刚开始的时候,矿工死后,大齐民政官还给一个薄棺材,后来两人一个,再后来直接扔掉完事,甚至把重病缠身不能劳动但尚存生息的俘虏也扔进去·······

矿场规定,为防止瓦斯爆炸,只有工人上下井时才点点灯,采煤时只能摸着黑干。

每个工作面只有锨头、麻包、铁镐、“蛤蟆”锤子、钎子、筐头等。

此外,巷道因为常年积水,没有也不可能给他们准备排水机械,所以俘虏们只能站在水里干活!通常下矿三天后,小腿以下就会腐烂泼破皮·····

佛朗西斯科听说,矿工们每晚躺下前必须用秫秸把脚指头隔开,否则次日就会粘到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