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魏晋风流(2 / 4)

作品:《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为了收拢人心,有的皇帝会用儒学,有的皇帝会用法术,大齐以前用的是《齐朝田亩制度》那一套东西,你应该知道吧?”

刘堪从小接受最优质的的皇家教育,在三日一次的经筵课上,除了帝国才高八斗的翰林学士,还有来自工坊战场最前线的主官(训导官战兵代表之类)。

除了传统的四书五经,他还要学各类兵书,红毛夷语言,家畜养殖,算术,航海技术……

专门有人负责给小皇帝介绍帝国政治制度,比如什么极圈主义的先进性,先穷帮后穷,以战促和(战争即和平),愚民政策等等。

“父皇,你是说,黄端伯舍生取义,所以不能杀?”

刘招孙也不卖关子,把自己心中所想全部说出: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历朝历代皆以儒术治天下,当然很多皇帝只是把孔子那套借来当遮羞布,实则挂羊头卖狗肉,言称孔孟,行若禽兽·······不过,也有些士人,汲取儒学精华。黄端伯便是其中之一,此人对儒学信仰,是纯正的,没有功利心;他并非为博名声,换取富贵——否则早投降大齐了——这样的人,可以超越历史。”

“上溯魏晋之际的嵇康,下追前朝于谦于少保,都是这类人,以嵇康之智,于谦之才,难道不知大厦将倾,不知更换门庭?”

刘招孙抬头望向大殿上那个“正大光明”牌匾。

“他们知道,可是他们还是要用生命,照亮了脚下的路,他们走的是正道,正大光明。”

刘堪最近正好在读《晋书》,小皇帝对嵇叔夜颇感兴趣,听父皇这么一说,好像忽然想明白什么,又觉得有些朦朦胧胧。

“父皇,儿臣听慈圣母后说,前明辽东经略熊廷弼,曾将父皇比作嵇康嵇叔夜,不知可有此事?”

刘招孙尴尬一笑,回忆起很久远的事情:

“前明天启二年,我和你母亲在大明湖畔相遇,那时的我,没有现在这么高,这么壮,也没杀那么多人,或许那时,我才像嵇叔夜。”

刘堪听到父皇提起张嫣,白皙的脸庞顿时变成铁青。

太上皇背对刘堪,不知道小皇帝表情变化,长叹一声,悠悠然道:

“我不如嵇康远甚,为了大齐,我放弃了很多很多,放弃了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执念。”

刘堪在心里道:“比如我的母亲,你把她害死了。”

凄风苦雨,顺着屋檐,溅落在乾清宫门口,发出沉重的滴答声。

一阵冰冷的秋意,席卷整座紫禁城,扑打在大殿长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