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魏晋风流(4 / 4)

作品:《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嵇康是这样,孔融、弥衡、边让又何尝不是!明知必死,却要坚持内心道义,蹈死而不顾,这才是真名士,这才是魏晋风流!”

“你可知晋朝国祚不长,是何缘故?”

刘堪想了一会儿:“是因为皇帝威令不行,八王之乱?”

太上皇语重心长道:“堪儿,如果把名士都杀完了,大齐就剩下钟会,贾充这样的佞臣!佞臣,并非一无是处,但若整个朝野都是奸佞之人,言称忠义,行若禽兽,一见风头不对,便改换门庭,就如同这几日你见到的南明降官一样,如此,大齐焉能不败!”

刘堪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所以,吾儿,现在,你知道该如何处置黄端伯了吗?”

刘堪恭恭敬敬道:“儿臣求父皇指教。”

“杀他,成全他的忠名,赦免他,收取天下民心。杀或不杀,都可以,不过,不能让百姓觉得,他是因触犯了大齐皇帝,触犯了你,而遭屠戮。”

刘堪默默点头:“儿臣想着派他去朝鲜江华岛,名曰充军,其实让他与朱常灜团聚,这样即可成全他的忠义之心,也不用让他去死。”

刘招孙笑道:“这个主意甚好。”

“那么,那些“正人君子”口中的奸臣、佞臣呢?你用不用这些人?还有禁缠足令。”

这次广德皇帝回答的很干脆:“用,凡是人才,皆要为我大齐所用,帝王,不应该以个人喜恶用人、废人,这是父皇曾教导过我的。”

提到禁缠足令,刘堪小心问道:“父皇,您先前推行此令,其实是为扫灭敌人找得一个由头吧?”

刘招孙点头:“正是。”

刘堪接着道:“缠足陋习,必须清除,毋庸置疑,所以,江南会和江西必须一样。”

太上皇笑道:“刚才不是说魏晋风流吗?那些死活不肯接受此令,固执缠足的“名士”,你当如何处理?”

刘堪正气凛然道:“这等泥古不化之人,怎可称为名士?名士所秉持者,历经千年,历久弥新,后世也可效法。父皇,我问你,一千年前,有缠足这些破事吗?禁缠足令,功在当下,利在千秋!必须坚持执行,敢阻挠者,必须严惩!”

刘招孙满眼欣慰望着这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堪儿,你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