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复苏(2 / 2)

作品:《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在这片海域上,共生存有两个种族,其中之一就是倭寇的祖先,另一个是张一行所说的“来自《山海经》描述的幽冥。

幽冥有时会显形,他们的自然状态是一种强力的“涡流。”

幽冥,或说是某种星际生物,能够截肢而不致死,并以此警告反抗他们的人类。

他们还能使他们的人类奴隶长出像癌一样的触角,也把这做为一种惩戒倭寇。

刘招孙这才想起,登陆时看见对马岛摩崖石刻,一个人,从两个眼窝里长出了触角。

随后发生的事就很荒谬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幽冥持续不断地被削弱,渐渐变得失去了活力。

他们的奴隶,变成了现在的倭国人,所以血液里流淌着残忍。

幽冥力量依然存在,只是退到了地下和海底,继续在岩石和暗礁中积蓄力量。

每当东亚版块政权趋于一致时,它就会变得活跃,浮出海面,毁灭人类。

始皇帝统一六国前后,它出现过;

王莽推行新法,让华夏再次荣耀时,它的出现带来了陨石雨。

现在,太上皇东征倭国,平定天下,这股力量再次被唤醒·····

~~~~~

文明和文化是有循环的。

浮士德式的西方世界连同它全部的、对科学进步的宏伟梦想正走向一种野蛮的状况。

这种野蛮将会吞没它,就像哥特人、汪达尔人、锡西厄人和匈奴人吞没强大的罗马帝国和后来的拜占庭一样确定无疑。

当穿越者耗尽心血,在华夏大地上试图建立不朽帝国时,在对马岛,在九州,在倭国的某个不知名寺庙中,一群蓬头垢面、吞噬人肉的妖僧,正在试图建立另一种“文明”,试图和沉睡万年的邪神取得某种联系····

如果不采取反制措施,大齐帝国就会被它们破坏乃至于摧毁,太上皇和他的继承者所取得的成就都会沉入海底,就像沉入南美洲的玛雅文明,或只留下复活节岛的那些城市那样,被彻底遗忘。

太上皇对张一行点点头。

“朕将诛杀所有敌人,不管他(它)是谁,他(它)来自何处。”

太上皇沐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登上祭坛。

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诵起六丁六甲诛邪符。

“阳明之精,神威藏心,收摄阴魅,遁隐人形,灵符一道,崇魔无迹,敢有违逆,天兵上行,敕!”

“魔星恶鬼,古洞精灵,举头同视,俯首同听,上有六甲,下有六丁,骚扰为历,定干雷霆,太上有令,命我施行!”

·····

忙碌了半个多时辰,太上皇口干舌燥,遂下坛小憩,不知不觉,恍惚入梦·····

一条直通地下的低矮的通道和隧道中,身体渐渐被坚硬的岩石划破。

随着隧道的深入,一种难以形容的、来自上方的压力压迫着太上皇全身。

刘招孙隐隐感觉到头顶上空很远的地方,海浪正在翻滚。

然而脚下的隧道却是干燥,脚踩上去坚硬无比。

那触感,像极了万历四十七年,自己在北京紫禁城以头抢地磕碎的皇宫金砖。

刘招孙感觉这隧道在海洋之下,无止境地延伸着,仿佛可以通往另一个世界。

隧道幽深无光,脚下的地面发出怪异的紫绿色。

在梦中,他告诉自己,这绿光是从遥远的外层空间穿过厚厚的岩层照射下来的宇宙射线反射出来的。

隧道的半圆形天花板闪着一种怪异的橙蓝色光。

诡异的光线照亮了隧道墙壁上的雕刻壁画。

一种前所未见的海洋图景展现在太上皇面前。

那是些无法用文字形容的海洋和海底生物组成的整个异域生活的图景。

如果非要作者帮助刘招孙来记录他所见到的恐怖画面。

那是糅合了敦煌飞天壁画日本浮世绘以及梵高代表作和异形自拍照的神奇杰作。

相信任何从地面上下来的正常人,哪怕是凝视眼前石壁画作几秒钟,都能陷入深渊般的恐惧与迷离。

不知不觉,刘招孙身体渐渐漂浮起来,时快,时慢。

不知漂浮了多久,他终于能看见隧道中的生物,那些生物随着太上皇起起伏伏,以同样的节奏在向前漂动。

蠕虫?章鱼?亦或是海蚌?

最大的比太上皇还要高出一头,伸出蜈蜙般密集的四肢,像苍蝇的腿那样透明,还不停地拍动着。

它们环绕太上皇身边,发出一种指甲摩擦玻璃的沙沙声。

这些生物没有眼睛,它们的头是一个圆形的嘴,长着一口尖牙,像鲨鱼的牙似的。

尖牙摩擦着朝太上皇涌来。

太上皇勃然大怒,六指握拳前冲,伸出四根手指,念动北帝决:

“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杀!”

冲到前面一条长着翅膀的蠕虫断成两截,沉入水底。

盘桓四周的蠕虫像是受到什么召唤,纷纷散去。

刘招孙继续往前漂移。

在隧道的尽头,

一头小山一样的蠕虫覆盖在几个人身上,它蠕动的肢节盖住人的脸,刘招孙的视线被挡住,看不清楚。

蠕虫发出的可怕的嗡嗡声仿佛千万根指甲在抓挠玻璃,刘招孙听得心里发毛。

他再次勃然大怒,双手交错,食指指向前方,念动金光神诀: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万劫,证吾神通!三界侍卫,五帝司迎。鬼妖丧胆,精怪亡形,杀!

蠕虫在雷击之下化作碎片,剧烈的爆炸声响彻隧道。

一觉醒来,但见天色清明,海面风平浪静。

众将惊叹:“吾皇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

太上皇遂下令,大军渡海,直捣九州。

~~~

子时初刻,伴随隆隆巨响,一座核桃状的火山岛在对马海峡缓缓升起。

第一兵团第二兵团数万战兵亲眼目睹了共工岛形成的过程。

目测该岛有百尺之高,还在缓缓增长。

第六兵团主力舰“威远号”正在对马岛以南运送粮草。海上动荡引起了水兵们的注意,孟进宝亲眼望见遮天蔽日的烟柱笼罩整个海面,火山灰如同雨点般砸落在军舰船头。所幸舰队距离共工岛距离尚远,并没有受到什么损伤。

“共工岛”是以那个华夏远古巨神的名字命名的。

共工又名共工氏、康回、孔壬,据说是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是炎帝后裔,祝融之子。他怒撞不周山、破坏天庭秩序,也是世界末日的代表。

/70/7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