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掌河山(双重生) / 章节正文阅读

归家(1 / 2)

作品:《掌河山(双重生)

援兵到来之后,辛琰交代完几件要紧事,期间没看梵音主仆一眼。事情交代完毕,上马离开。回到城中后,恍然忆起这马是借来的,遂找了名将领吩咐他把马送还给先前那两名士兵。

闻讯而来的五皇子问他是如何知晓那主仆二人所在。

辛琰命人去收拾行囊,回道,“杯子。”

他当日回去之后打听过,那妇人一家只有三口人,而那天辛琰却在她家的桌子上见到第四个杯子,杯子还是崭新的。

他一开始以为是这家主人来了客人,正在后屋歇息,而妇人恰好到前屋来接水,可后来黎国士兵来报,这主人家里当日并未来过亲友,城中亦没有大夫入这户人家诊疗的记录。

在黎国人眼里,后屋是日常生活区域,属于私人领地,除至亲与关系甚笃的好友以外不得踏入。既然一没有亲友来访,二没有大夫上门就诊,却又多出一个杯子,自然令人生疑。

“还有一个关键性的证据,她身上的气味,那气味很像我送给小公主殿下那个药囊里的味道。”

药囊里所用的药草在黎国常见,可混合之后的特殊香气却是药囊独有。先前梵音前去见过小公主,从宫妃那儿听过药囊的事,心血来潮也要了一个来佩在腰间。

黎国佩香囊者不在少数,那妇人只当药囊里的香是她自己调制,就这般沾染到衣服上,结果被辛琰发觉。

载行李的车先行一步,先前那眼睛中毒的府兵得过医治由同伴陪伴坐上马车跟着行李车也走了,余下的人骑马先出城,在城外小树林里等辛琰。

辛琰跟随黎国五皇子进宫向黎国皇帝告辞,黎国皇帝正在听礼官报各国送来的贺礼,其中南朔国最是隆重,见着辛琰到来,更是欣喜不已。

听过辛琰来意,那喜悦很快又转为遗憾。

“小琰当真不打算再留两日?孤王听说孤王的小公主甚是喜欢你,孤王也想留你再小住几日,好好瞧瞧我大黎的秋日风光。”

因为久病缠身,黎国皇帝说话时总是有些气虚。

辛琰摇头,抱拳鞠了一躬,“多谢陛下,只是南朔国内还有军务要处理,不好在外停留太久。日后若是得空,辛琰定会再来,还望陛下到时莫怪辛琰过分叨扰。”

黎国皇帝朗笑两声,想到什么,说道,“孤王记着过些日子就是南朔的‘逢七’节罢?你可有相识之人在列?”

“有。”

黎国皇帝又问有几人,辛琰老实回答独一人,得到答案的座上人笑着点头,又同他说了几句送别专用的吉利话,命内侍送他们出殿。

五皇子的贴身侍卫在宫门外等候,手里还牵着缰绳,辛琰从他手里接过绳子,翻身上马。

“这几日多谢兄弟招待,且送到这里罢,辛琰就此别过,他日再见。”

五皇子颔首,目送一人一马消失在夕阳余晖中。

*

距离秋试结束已过去三天,头两天程君顾一直待在国子监内与其他考官们一齐清点考卷。

秋试考生本来就多,每人又至少有六张卷子,至多七张,都需要一一根据考试座位日子和座位序号再对应核查三次。

核查完毕,监事将这批考卷封箱,交给国子监司业护送至相应批卷处提交给指定阅卷官进行阅卷。

送考卷的车子于第三日清晨运送,程君顾几乎是刚沾了下枕头就立马起床,跟随其他两位司业一道护送考卷。

她这三天都没怎么睡好,又呛了风,行路时忍不住咳嗽两声。慕司业关心她的身体,商讨让她先行回去休息,这试卷由他二人送去就行。

程君顾没答应。

“阿顾你这丫头倒真是生了病西子的颜,存了颗铁娘子的心。”

程君顾瞥他一眼,没回应,只管自己继续走路。

批卷处设在礼部附近,是早前工部所在,工部搬迁之后,这儿就一直空置着。

兵部原本请命征用,作为新的训练场,后慕宰辅提及三大考试所用的阅卷处总得暴晒和雨淋,斟酌之下,陛下下令把这块地划为阅卷处。正是因为这件事,兵部那几个管事至今都还与慕宰辅生着嫌隙。

春秋试的阅卷是国子监、礼部、吏部三大官署联合,早早在目的地门口等候的官员们命人卸箱清查,又请他三人入阅卷处用早饭。

程君顾进入阅卷处,心中不免有些感慨,她前世得了机会成为阅卷官之一,在这儿阅了两年共计四回考试的卷子。那时候辛琰怕她无聊,还派人迁植了一棵银杏树,金秋之时,杏叶金黄,簌簌而落。

只可惜,今生未及她参与阅卷时,这院内自然就没有那熟悉的银杏树。

阅卷处的早饭不及程府花样多,但毕竟是为官员们准备,模样和味道不算差。

程君顾喝了碗白粥,就两颗水晶虾饺,桌上还有几道凉拌小菜,但味道不如饮月做的,她只礼貌性地各尝了一口,这早饭就这么过去了。

三名司业出门前曾嘱人去自家提过送考卷一事,待他们吃过早饭,与阅卷处的官员攀谈几句出门时,各自府里的仆从已然驱车在外等候。

程君顾拜别他二人,经画棋和饮月搀扶上了车,三人一道坐在宽敞的马车里。听她两人聊了几句最近府里发生的事,不知不觉靠着睡了过去,画棋见状,取来车里薄毯给自家小姐盖好,与饮月一路静坐归家。

程君顾回府之后,足足睡到这日深夜,喝了小半碗稀粥又躺下继续睡。

国子监仍在马不停蹄地阅卷,念及诸位官员们近日来的辛劳,放了他们几天假在家休养,等阅卷完毕再回国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