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盐商争着抢着阉割自己,明中六大奇案,陈友案(1.5万)(3 / 4)

作品:《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他摇了摇头,谁也没有时空穿梭的能力呀。

“那你能不能立刻让天下人都吃到盐?”

他又摇了摇头。

“那你有什么用呢?浪费空气吗?拖出去!凌迟!”宋伟爆吼。

那个商贾哭嚎着说:“我愿意被阉,愿意呀,求求不要杀我呀!”

一百多商贾,互相看看,泪如雨下。

年老的还好点,年纪小的难受啊。

“若不想为本督效力,那便都拖出去吧。”宋伟叹了口气。

“不要啊宋大人,求求大人阉了我吧!”

有商贾哀求。

“我也愿意啊,愿意阉割啊!”

商贾争着抢着被阉,倒也是奇景。

陆汝靖还在犹豫,他想保留一样,要么保住身体,要么保住家财。

宋伟还在想,必须派兵卒跟着,不能让他们耍小心思,毁了制盐设备,务必保证食盐供应。

“大人,我知道哪里有盐!”

陆汝靖疯了:“广东有盐,只要大人不阉割小人,小人就能从广州弄出盐来。”

大明的盐产地还是很丰富的,有四川盐,有陕西盐,有湖广盐,也有广东的海盐。

但是,朝堂发的盐引,被两淮商人垄断,进而被扬州垄断。

各地的盐,要么在扬州转一圈,变成淮盐再卖,要么就得变成私盐,四处去卖。

四川自贡盐是例外,可以销售,但备受排挤。

毕竟自贡盐挡人家财路了。

“本督也知道广东有盐,可广东的盐去京师,也要走你扬州的路,你把自己家的盐扬了,广东的盐就没扬吗?”

宋伟早就调查出来了。

盐商,为了让全国断盐,把所有存盐都扬进水里了。

不止两淮盐,所有经过扬州的盐,都被扬了!

所以大明断盐。

陆汝靖咬了咬牙:“若小人拿出盐,进献给陛下,能否不被阉割!”

他想当男人,不想当太监。

“你家有私盐?”

所有商贾,全都怒视陆汝靖。

“我家没有,但我知道粤盐在扬州一条走私线路。”陆汝靖果然留了一手。

宋伟忽然想到,那些被扬进水里的盐,是不是也能打捞呢?

“不能了,算算日子,早就进海了……”

“抓紧阉割!”

宋伟眸光渐厉:“然后把家人全都押过来,你们回去组织灶户、盐丁,立刻恢复供盐!”

“谁敢破坏制盐设备,一概九族处死!”

先挑扬州本地人先抄家,再去各地抄,一个铜板都不给他们留。

哭天喊地的声音,震耳欲聋。

至于陆汝靖会不会被阉,宋伟思考很久,把他排在最后一个……

一封奏报,送入南京。

“宋伟是真会玩,宫中要多一百多太监了。”

朱祁钰忍俊不禁。

这办法是真绝。

把人变成太监,然后控制他的家人,来控制盐商,恢复生产。

哪怕太监想造反,他们都被担架抬着呢,有心无力,再说了,谁会跟一个太监打天下呢。

宋伟还控制所有盐商的家人,让他们不敢造次。

盐政,已经打开了局面。

宋伟这第一把火烧的不错。

“贺喜皇爷,马上就要有一百多个商贾,为您效力了。”冯孝觉得是好事。

先用这些太监皇商赚钱,再派太监跟着他们学,以后就有源源不断的太监经商,为皇家赚钱了。

“废物利用,恰到好处嘛。”

朱祁钰道:“让宋伟抄干净了,别让这些商贾给骗了。”

“再去把老太傅请来。”

这几天,胡濙过得很苦。

一直在纠结,在选择。

妖书案,仿佛并未在南京发生一般,没有人传妖书案,甚至报纸上,没有刊登一则妖书案的文章。

仿佛妖书案,自始至终就没存在过一般。

但是,皇帝的大军,却在整个应天府抄家。

朝野上下,视若不见。

没人敢为这些人发声,谁也摸不准皇帝的脉搏,因为皇帝一直在宫中,很久没有公开露面了。

而皇帝贪财成性,竟然没有言官乱喷,这是很奇怪的事。

大明的言官制度,就是让人开口说话,喷皇帝是家常便饭,朱祁钰都被喷得快吐血了。

胡濙入宫,看完宋伟的奏报,神情震怖。

宋伟如此戏谑,显然是皇帝授意的,将一百多个商贾阉割,又控制其家,强制恢复供盐。

在两淮是彻底打开局面了。

“两淮盐商,竟敢拿断盐来威胁朕。”

“这些商贾还算老实,肯自阉来自证清白。”

“其余的商贾,就没必要留了。”

“抄家灭族,籍没归公。”

“老太傅怎么看?”

朱祁钰笑容诡异。

胡濙心里有鬼,所以看皇帝总觉得皇帝在试探他,不禁苦笑:“陛下以强权弹压两淮盐商,可考虑过,日后该如何呢?”

“盐政,支撑着大明财政。”

“您杀了一批盐商,终究还要再用一批,如此反复,不过图财罢了。”

“何必多造杀孽?”

胡濙在试探皇帝要做什么。

“老太傅莫要试探朕,朕和您之间,亲密无间。”

“又有胡妃居中,您和帝王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

“有什么话就直说。”

朱祁钰笑道:“朕说过了,大明不靠盐政支撑财政了,盐价朕要打下来。”

“断盐一个来月,各家的存盐估计都没了吧?”

“都尝尝没盐吃的滋味。”

“百姓家人,把盐当成奢侈品,平时都舍不得吃。”

“景泰八年除夕,朕问尚食局,宫中酸菜为何这么少呢?”

“当时尚食局的太监告诉朕,食盐太贵了,哪怕是宫中,也要省着吃的。”

“因为盐贵,酸菜是奢侈品。”

“老太傅可知道,朕当时是什么心思吗?”

“一定要把盐价打下来,让天下人都能吃到平价盐。”

朱祁钰摆摆手,示意胡濙别劝:“朕清楚,盐政是大明的根基,朕也没说,彻底废除盐政。”

“只是粮食和盐,是百姓的生活必需品啊。”

“朕觉得,该让百姓吃足,价格适当低一些。”

胡濙跪伏在地上:“陛下爱民,臣感同身受。”

“开中法,取自元朝。”

“太祖时,用盐引来支撑军政,才有了北伐之事。”

“而太宗皇帝时,大肆颁发盐引,五征漠北的钱财,多来自盐引。”

“这盐引,其实就相当于银行的贷款,寅吃卯粮。”

“永乐朝的欠账,到了正统朝才堪堪还清呀。”

原来,盐引的欠账,是永乐朝欠的呀。

“老臣以为,直接发行平价盐,反而会引起市场动荡。”

“不如先实行定价制,将盐矿、盐场全都承包出去,中枢负责定价,收税即可。”

胡濙没说,盐铁多么重要。

而是选择私有制。

他迈得步子比朱祁钰还大。

朱祁钰想的是,盐场官营,实行全国统一价。

但是,这里面会有弊端。

现在朱祁钰手中钱财宽裕,等某一天朱祁钰急需用钱的时候,就会拿盐政做文章了,开始调高售价,这是必然的。

胡濙是一步到位,断了盐价暴涨的可能性,起码不受中枢操控。

但是!

深层次原因,却是胡濙要制造新盐商出现。

他给胡濙两条路走,一条去帮扶江南士绅,扶持江南士绅;另一条路则是皇帝一条道走到黑。

结果,胡濙两条路都不选。

而是决定组建新的财阀,而这财阀,要听他胡濙的。

“老太傅不怕新盐商,难以控制吗?”朱祁钰也在斟酌。

“陛下,有您在,什么盐商控制不了呀?”

胡濙也拿出难题,难为皇帝。

皇帝想扩充皇权,把盐死死攥在自己手心里,这是宋伟给他选的路,宋伟将盐商阉割,不就是让他们为皇帝卖命嘛。

胡濙却堵死这条路,让新阶层诞生,至于谁能攥住,各凭本事。

“老太傅真的相信朕啊。”

朱祁钰笑而不语。

他务必清洗掉江南士绅,就是担心他们成为大财阀,日后左右政治。

可胡濙,却在制造财阀出现。

盐私有化。

极有可能使盐脱离皇帝的掌控,会使皇权出现一个缺口。

“老太傅此言甚是!”

“朕既然将矿产私有,也该让盐私有化!”

“如此一来,中枢只要负责收税就可以了。”

朱祁钰拍板。

胡濙微微一怔,皇帝不怕形成财阀了?

“可这盐呀,也不是就两淮一处有呀。”

“大明这么大,产盐的地方太多了。”

“既然使盐私有化,朕就颁发几千张售盐牌照,只要缴纳盐税即可,谁都可以销售。”

轰!

胡濙脸色一变,皇帝不是要制造财阀,而是化大为小,全国各地制造出几千个上万个售盐的商人,看他们怎么形成财阀?

“再定下一条,盐,不准跨省销售。”

朱祁钰笑了。

只要盐不跨省,谁也逃不了税。

而且,想形成大盐商,大财阀,根本不可能呀。

各省都吃各省的盐,市场没那么大了,盐商怎么当财团呢?

这是朱祁钰的对策。

“陛下,将盐贸然私有化,是不是过快了?”

胡濙有点后悔,如此一来,只要皇帝攥住各省的盐,皇权就没有缺口了。

“无妨,朕相信明人的适应能力。”

朱祁钰道:“不管各省,皆要用全国统一价来售卖,任何人不准高于这个价格,也不许低于这个价格销售。”

把几个大盐商,打碎,变成万千小盐商。

盐,还会控制在皇帝手的。

胡濙颇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感觉,叹了口气:“陛下,那有的省无盐怎么办?”

“派人去找盐矿,一定会找到盐的,暂时没有,则从附近省份进口,价格适当上调,但要比私盐更便宜。”朱祁钰道。

“陛下,现在盐商断盐,该如何平息天下悠悠之口?”

“立刻颁布圣旨,将全国各地盐场打包出售,复工复产,立刻向百姓售卖平价盐。”

朱祁钰斟酌:“盐价嘛,让阁部商量,朕觉得可以定在一文到三文之间。”

扬州的盐场,都被收归皇帝私有了,现在卖掉,皇帝要钱,不要厂子。

“这么低?”

胡濙吃了一惊:“陛下,大明的盐真没那么贵。”

“产地销售8文钱一斤,若遇上季节不佳,最多不超过20文一斤,非产地就贵了一些,最贵的地方三钱银子一斤盐。”

大明的盐一直很稳定,洪武朝就是8文,高峰时期是14文,不产盐的地方价格肯定是高的。

“成本多少呀?”朱祁钰问。

采盐成本并不低的,盐丁、灶户、运输,都是成本的。

“想办法压缩成本,不能超过五文钱一斤盐,不产盐的地方适当调高,但也不能太高,只要比私盐价格低,私盐就消失了。”

千万别想扩大销量,薄利多销来盈利。

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摆在这里的,销量越大越亏钱,最后会搞得盐贩子罢工的。

“再酌情释放盐丁、灶户等籍贯,转为民籍。”

朱祁钰不让胡濙谏言:“让盐商去中南抓奴隶去,累死多少人都无妨,可以花钱请人去那边抓,哪国人都可以抓!”

“盐税适当下调,以优惠的方式下调,省着某天朕要收,他们不交、抗税。”

“传旨给宋伟,十天后,朕要看到食盐恢复供应。”

“恢复不了,朕就砍他宋伟的脑袋,让他自己想办法!”

冯孝算看出来了,皇帝这是要将盐商赶尽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