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清话事人 / 章节正文阅读

370 刺客和传染病!(2 / 2)

作品:《大清话事人

“我看像是白喉,这人没救了。”

没一会,巡警赶到将人抬上板车拉走,街面又恢复了平静。

梅云松嘀咕道:

“要是来一场瘟疫就好了。”

“那我们不也完了?”

“哼,能让一城贼子陪着去死,死了也甘心。”

回到店铺后厨,

梅云松摸出一瓣大蒜,递给妻子。

“吃!”

俩人默默啃了些大蒜,然后漱口,开始忙活一天的食材。

吃大蒜,

是可以预防病菌的。

粘杆处的人不懂这里面的原理,但是他们知道这么做可能有效。

粘杆处细作的足迹甚至抵达了中亚草原和喜马拉雅山南麓。长期出公差,风餐露宿,他们在处理外伤和治疗常见病方面比一般人更有心得。

……

“掌柜的,白斩鸡、烧鹅、肠粉、蔬菜。”

“好嘞,军爷,您稍坐。”

梅云松手脚麻利,做菜技术精湛而卫生。

3名近卫军团的军官笑着找了张桌子坐下,老主顾了。

一名营指挥使望着女人靓丽的背影说道:

“这家馆子虽然小,可收拾的干净,你看看这桌子、这碗筷~”

另外2人点头附和。

苏州府少有粤菜馆子,加上掌柜的夫妻手艺不错,很快就打出了一片市场。

每天准备的食材数量有限,只做一顿,卖完了结束。

梅云松需要省下足够的时间,观察刺探情报。

每次下乡他都以亲自挑选采购食材为借口。粤菜讲究食材新鲜,身为厨子亲自采购是敬业的象征。

……

他能把店开在衙署密集的道前街,就很能说明问题。巡警署早就调查过他,没发现问题。

甚至,

他还有途经浙江多处城池的关卡证明、以及在当地购买的特色物品,可谓心机十足。

就这样,

夫妻俩在府城站稳了脚跟,“顺德饭馆”颇具名气。

耐心蹲守。

粘杆处高层判断,李郁是个苏州人,很可能会对粤菜也感兴趣,衙署官员、近卫军团食客的好评早晚会传到他耳中。

退一万步说,即使做不到刺杀。

在这个位置开饭馆也方便打探情报,多听听食客聊天的内容就行了。

……

最近,苏州府各类传染疾病明显上升。

药铺很忙、大夫很忙。

经济大臣范京正式提议,成立一个卫生署。

每逢夏秋季,戾气导致(中医认为)的各类疾病就开始抬头。

严重的时候,

看不见的“戾气”甚至比一场叛乱都可怕!

历史上的很多著名的战争,死于疾病的士兵数量远远高于死在刀剑之下的。

东汉分三国,人口减了一半。

欧洲黑死病,人口少了三分之一。

吴国各地方衙署已经紧急调集了大批生石灰,在街道角落里泼洒。同时通过商人购买大量药材,并且禁止任何药铺涨价。

安稳人心!

所有人都觉得,官府能够做到这样已经很好了。

……

西山岛的大蒜素试验生产也在秘密进行中。

味道太冲,

以至于蚊子苍蝇都不敢靠近。

不论做出来气味多么令人作呕的成品。

都统一送到岸上的一处官办收容所,给那些重症传染病患者服用。

每1组10个人,

至少有5组,服用不同批次的成品。

中途不断有人死亡,立马补充新人。

吴国没有细菌培养皿,这些病人就是行走的人形培养皿。

没有人嫌弃这些“蒜香烧刀子”中药汤是哪个大夫开的,刺鼻难喝。

人在生命垂危时,

对一切难以下咽的药物,都会像对待救命神药一般,迫不及待的吃下去。

这是一种复杂的,正常人最好不要试着去理解的“自虐”心理。

濒临死亡的人愿意相信一切,哪怕是盐酸泡草根。

……

王后胡灵儿亲自过问试验的进展,

她听底下人说过,当初西山岛水泥测试项目是杨云娇负责的。

所以陛下在信里一开口,立马自告奋勇接下了这个差事。

不过,她只去了现场一趟就被熏的脸色发白。

于是,再也不愿意去现场过问了。而是指派贴身侍女,胡筝负责。

陛下提议、王后负责的事自然是优先级最高的。

军工署帮着制作的高效捣蒜一体设备、吴王宫工地配套玻璃厂帮着烧制的部分玻璃蒸馏设备、太湖酒厂派来的酿酒技工,建筑署帮着盖的厂房、农业署帮着提供的大蒜。

先碎大蒜,然后加热,然后泡高浓度酒精。

再后蒸馏,浓缩。

得到成品。

……

于此同时,

军需酒精的单子被人拿下,对大蒜素项目是个很好的助攻。

一名来自湖州府的酿酒师傅拿出了祖传的秘诀,和一位杭州府的商人合伙拿下了单子。他们制作高纯度酒精的秘诀是控温蒸馏和生石灰。

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的结合,是商业的最佳模板。

而李郁提供了市场。

当时有十几人参选,其评选过程也很简单,

找了一帮老酒鬼来品尝。

接近无水乙醇的刺激感,让酒鬼们高呼过瘾,飘飘欲仙。甚至闹出了醉死人的事故。

科学的进步,往往需要献祭许多的生命,包括自愿参与的、无辜被卷入的。

数万年来,人类的每一步前进都离不开尸骸和鲜血。

70文一天雇佣来的十几个扒蒜老娘们欲哭无泪。

一船大蒜!

根本扒不完!

就坐在太湖边,扒啊扒。

她们想不通,这么多的蒜泥得配多少筐黄瓜啊。

……

理论上讲,

大蒜当中,有用物质含量很低。

如果要治病,需要在一天之内口服40斤大蒜,才可以达到门槛抗生素的效果。

当然。

真的这样做了,不如直接给人一刀更痛快。

所以必须提纯!

还有尽可能减少浓缩蒸馏过程中,大蒜素的分解。

以目前粗浅的流程,

只能靠运气,不同温度不同时长,多多尝试,然后拿去给人形培养皿测试。

穷举法!

看似笨拙,实际上很靠谱。

最适合知道科技发展方向,知道皮毛,不知道工艺流程,却已经在古代站稳脚跟,可支配海量资源的穿越人士。

总之,

胡筝是越看越心惊,对于陛下的敬佩犹如太湖之水连绵不绝。

她意识到,

呛人的“蒜香烧刀子”,很可能真的是神药。

在一次盲测当中,2名严重痢疾患者服用3日后,就不再腹泻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