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几千亿的布局(2 / 3)

作品:《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

蔚来的换电站模式,听起来似乎很理想,但之所以一直没有普及,也是有原因的。

它的缺点几乎跟优点一样突出。

首先就是成本问题。

如果要像严辉说的,在每个加油站附近都建个换电站,那按照国内目前差不多十万个加油站来算,就得建设十万座。

哪怕考虑到很多加油站过于密集,直接打个7折,以7万家来算。

蔚来建设一座第二代换电站的平均成本是150万元,大规模铺设换电站,光是这个成本就要1050亿。

后续还要有工作人员,以及场地租金等等维护费。

而且更关键的是,蔚来的电站,只是为了服务蔚来车主的,所以规模比较小,存储的电池也不多。

如果换电的模式真的普及开了,肯定不能以蔚来的换电站建设成本作为参考,因此这个成本只会更高。

不过但凡涉及到钱的问题,其实都不是主要问题。

最关键的,还是新能源汽车,没有一个统一的电池行业标准,大家都是你搞你的,我搞我的。

除了蔚来,其它车企的电池都是没办法换的。

想到这里,张晴便忍不住举手发言道:

“如果我们真有这么先进的钠电池技术,不用国家出手,光凭我们的技术成本优势,就足以去重新制定一个行业标准了。”

“一旦我们能统一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尺寸标准和换电方式,那换电模式的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另外,其实我刚刚还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换电站其实完全可以充当国家电网调峰填谷的作用。”

“据我所知,现在每个风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电站,国家都要求他们配套建设一个不低于10%发电量的储能站,但因为现在的储能电池太贵,建设储能站的成本比浪费电费还贵,所以他们基本都还在使用拖字决,很少真正建储能站的。”

“假设我们建设了这么多的换电站,然后增加每个换电站的电池储备,只在谷时对电池充电,就可以承当储能的重任,同时最大化地利用峰谷差价来赚取利润,这也符合国家电网对调峰填谷的需求,所以应该能争取到一些政策上的优惠和配合。”

康驰点了点头,这和他的大概思路也是一样的。

“那具体的商业模式,就麻烦伱按照这个技术标准去制定,并且尽快落地,如果钱不够就去贷款。”

尽快落地?

张晴顿时有些惊讶。

如果换电站都建好了,电池却没造出来怎么办?

这可是上千亿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