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久远的谋划(1 / 3)

作品:《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老朱家的富贵天下皆知,而作为帝乡的子民,很多百姓更是知道一些事情。

虽然有不少百姓是后来迁徙而来,不过依然有不少当地的百姓。

朱允熥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尤其是在一些长者面前,更是丝毫没有皇储的架子,和他们聊着家常等等。

小小的凤阳出了一批王侯将相,不少人对此更是感触颇深。

有些老者也是惋惜不已,不说和老朱家相比,就看看汤和那些人,一个个的也都是富贵的厉害。

甚至有一些老者还是在朱允熥跟前诉说着当年和老朱一起放牛、一起下河摸鱼等等故事,但是也仅仅只是那样了。

无非就是朱允熥多赏赐点米面或者布匹,想要讨要一个一官半职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些老者只看到了汤和等人如今的功成名就,可没有记得那也是汤和等人厮杀出来的。

当年老朱可是回乡募兵的,活下来的不说个个都是汤和这般,好歹也是有一官半职。

但是那些没有活下来的呢?好多甚至都是香火都断了传承。

这些老者当年没有跟着一起出去厮杀,现在就算是再惋惜、再后悔也没用,最多就是看在情分上赏赐点东西而已。

大开宴席宴请父老乡亲,这也是应该有的。

该祭拜的祭拜了,该探望的自然还是需要去探望。

偌大的信国公府,现在当家的就是中风的汤和。他五个儿子,现在唯一活着的就是次子汤軏,好在还有几个孙子在跟前。

看着中风偏瘫的汤和,朱允熥亲近说道,“信国公,就不用多礼了。咱们都是自家人,无需多礼。”

汤和努力的想要说清楚话,可是话语依然含糊,“臣,有罪。”

当年邀老朱赴红巾军,明明都已经是千户了,可是作为上官依然对老朱恭敬,汤和这个信国公得到老朱的信任,这不是没原因的。

看着汤和如今的样子,朱允熥心里也不是滋味,“信国公,可有事情要交代,我定尽力做好。”

汤和指了指汤昱,说道,“臣长孙,望殿下提携。”

朱允熥立刻答应下来,说道,“本该是让他在您跟前侍奉汤药,只是既然信国公说了,就让他随侍,如何?”

汤和脸上立刻浮现出笑容,“臣,谢恩。”

汤和现在最担心的事情就是他的爵位传承,历史上也是这样。可是其子、孙、曾孙三代均早逝,无法袭爵,以至于直到一百多年后的汤绍宗才被嘉靖帝允许续封,还是降等为灵璧侯。

将汤昱带在身边,朱允熥也不知道能不能改变什么,不过现在来看起码可以让汤和安心,这也就足够了。

生死这样的事情,就算是皇帝有些时候都无能为力,这也只能看造化了。

朱允熥看着汤和,说道,“祖父让我和国公说一声,江夏侯的事情他也没法子。”

汤和就艰难回道,“不怨他,真的。”

这也是汤和想要让朱允熥将汤昱带走的原因,他实在是不希望自己辛苦打下来的家业,因为不肖子孙瞬间葬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