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临夏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29章,开始(2 / 3)

作品:《临夏

“也不是,蒲知府的确入了一股,却也不好麻烦,官面上的小事,是董兄那边负责,徐大哥也见过,正在准备秋闱……”

方临顿了下,道:“一些帮派上的事情,还要徐大哥帮忙。”

他有些话点到即止,蒲知府的一成不必说,董祖诰的两成干股,除了两人关系外,还有将来的潜力投资。

徐阔老是聪明人,自然听明白了意思,不过还在争取道:“两成干股,三百两,我私人再无息借贷三百两,也能多囤些货。”

“这……徐大哥,实在拿不出更多干股。”

“你这才分出去多少……”

徐阔老一改初见的阔气,百倍奉还,不拿当钱回事,此时就像一个精明的商人,锱铢必较,不过锱铢必较的是干股,宁可多掏现银、无息借贷补偿。

最终,两人达成一致,一成五的干股,作价三百两,另外无息借贷三百两银子囤货。

签订契书,定下此事。

敲定后,徐阔老立刻拿出态度,为书肆生意考虑、出力:“你想的对,蒲知府那边关系,还是能不用,就不用,经营书肆官面上的小事,交给董兄弟。”

方临点头。

他也是如此想的,蒲知府那边关系,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一家书肆,官面上的小事,董祖诰那边就能顶着,比如过年前夕见过的钱文堰,就是问起桂花嫂那人,凭他府衙文书的身份,就差不多了。

“黑的就让我来吧,我派两人过去盯着,若真有不开眼的,交给我……”

徐阔老明明在笑着,身上却泛起一丝冷意,这是对方临,在别人面前,他可不是这么和善的。

“好,那就谢过徐大哥了。”

“客气了不是?这生意也有我的一份,分内之事。还有,我认识个印刷坊的冯东主,让他印书时,给个折扣,另外印刷时,我也再派些人盯着,以防泄露……”

不得不说,徐阔老这人方才的锱铢必较是真的,此刻共事后,办事也是真的,大的小的,一应考虑周全,方临一些没说的,自己就主动承担了。

等商量一番,方临离去,徐妻出来埋怨道:“就一成半成的干股,你和小方在那斤斤计较的……”

方临常有过来,每次来还从不空手,有给徐阔老的礼物,有给她的礼物,还有给孩子的礼物,周全备至,客客气气,因而她对方临印象很不错。

“你懂什么?就凭《三国演义》一本书,那书肆的生意就不会差了,我估摸着,挣钱能力不会下于船队、码头的干股。”

“这么多?那岂不是下金蛋的母鸡?”徐妻惊讶了下,旋即,又没好气道:“我信你个鬼?你这斗大字不识的,还能知道一本书好坏,有这个眼光?”

“嘿,我是斗大的字不认识,但我会看人,我摸爬滚打,能走到今个,就凭这一双识人的招子。再说,你不信我,总该信蒲知府吧?蒲知府都敢在方老弟身上押宝,我还不敢跟了?”

徐阔老说着,摆了摆手:“算了,跟你个妇道人家说什么?你就瞧着吧,不出二三年,这淮安府城必有方老弟一席之地。”

……

定下股份分配,解决货源,黑白两道关系,剩下的就是书肆选址、招募伙计,还有辞职了。

这两日方临除了等待七夕宴席的名声发酵,也是想着在轩墨斋干完满月,有始有终。

正好,今日发工钱。

这些日子,轩墨斋生意冷清,可刘掌柜发工钱,仍是按照成世亮走后,店中最忙碌时,方临四两,黄荻、柴一苇三两八钱银子。

方临三人没收,店中这个光景,受之有愧。

“都收下吧!”刘掌柜说了掏心窝子话:“如今,世道变化太快,一天一个样,看不明白,跟不上时代,老喽!就是不做活,只经营铺子,都感觉力不从心,我有想过将铺子卖出去,可想到你们……唉,坚持个一年半载,再看看吧,今个说这些,也是让你们心里有个准备。”

黄荻、柴一苇听了,心中都是忐忑、迷茫,店中生意不好,他们都是见到的,可将来万一真的关门,又该何去何从?

黄荻这边,和仇娘子在一起了,要拉扯两个儿女,离开轩墨斋,真能再找到这么好的活计么?柴一苇更不用说,家庭在府城下的乡下,轩墨斋若是转卖,难道要回去,面对偏心亲爹、后娘?

方临本就在盘算书肆选址,听到刘掌柜心生退意,说出自己打算:“掌柜的,我和朋友凑了些钱,正准备开一家书肆,掌柜的若不想经营,我愿意出三百两银子,将铺子买下,荻子、一苇也可留下。”

轩墨斋铺子市价,大概在两百五六十两,他出三百两,也算是溢价,全两人情谊了。当然他也不太亏,轩墨斋名声深入人心,继续开书肆,多少能转化一部分老客户,这就是无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