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临夏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29章,开始(1 / 3)

作品:《临夏

七夕宴会回来,又过了两日,方临感觉发酵差不多了,事不宜迟,便决心开始。

这日傍晚回来。

晚饭是凉粉,白色透明,呈水晶状,浇了辣蒜汁,颇为可口。

油灯一穗金黄的火苗跳动,小猫乖乖趴在不远处,一家人围着桌子坐下,吃着饭,话着家常。

方母说起辛家:“小云有了芽儿,日子不大好过,要照顾孩子,也没个婆婆帮衬,家里变得邋遢了,我前个去坐,地下、椅子、灶台、床前踏板,好多鸡屎,都没地方下脚……还有,小云一天到晚赶着给人做衣服,一门心思赚钱,听说现在做衣服时,有时候还会偷布……”

“小云姐以前不的,如今跟别人不一样,要为芽儿考虑,为她往后打算着,也没办法。”田萱看得明白。

方临听着,稍后,说出了开书肆的事情。

“你是有主意的,可得想好,做生意可不只是盯着生意本身,好好经营就行,还有黑的白的,不好做的。”方父在码头当了这么久管事,也不是白过的,对府城社会看得明白。

“爹,你放心,我都有考虑的。”方临说着。

“还要你说?临子知府大人都认识哩,你忘了你那管事怎么来的了?咱儿子可比咱们聪明、有本事。”方母白了方父一眼,说道。

“嗯!”方父认同点头。

若是搁在来到府城前,听到这话,因为一家之主的面子,他心里肯定会不舒服、失落,但现在么,心态早已躺平,你说‘儿子比你有本事’、‘依仗儿子’,那就是你说得对,说得好像伱儿子不是我儿子一样。

很多情况下,许多事情的苦乐,真就是一个想法的转变,放下面子,一念天地宽。

“萱姐,到时你来店里做饭。”

“好呀!”田萱答应着,想着到时去了,就能有更多时间和方临一起,自是乐意。

“看着你早有盘算,都想得周全,那就放手去干吧,有啥要我做的,就说一声。”

“对的,我们也就帮着做些零碎的,别的什么大忙也帮不上,就像你爹说的,放心干……就是不成,大不了再去找个活计,还有粪便生意,还有我们……再怎样,还能比去年这個时候更差?”

“也是。”方临心中一暖,压力尽去。

他自有筹算,其实也不要家中帮什么,家人充当坚强后盾,心灵港湾,就是最大作用了。相比许多家庭,他的一家人已经很好,至少不会后方不稳,不会因为鸡毛零碎的事情,让人分心。

‘获得家里支持,下一步就是分股,构造利益共同体。预计共需五百两,我如今也积攒了三百两,占据六成,剩下两百两,请蒲知府、董祖诰、徐阔老入股,他们各自带着资源,由上到下,高屋建瓴,事情瞬间就能解决大半。’方临暗道。

……

蒲知府那一成干股早就说过,人家也不是重视这一成干股本身,更多是为《三国演义》保驾护航,过去一趟,彭师爷就给办了,签订契书。

董祖诰那边的两成干股,也很顺利,饶是在准备秋闱,也抽出时间出来见了一面,听说方临自己要做生意,没多问就投了,还说这边的关系随时借用。

最后就是徐阔老了。

……

“如今朝廷放开通俗,这是一股潮流、势头……我打算开一家书肆,总投入五百两,想请徐大哥出五十两,掺和一股。”方临分析行情,说出来意。

徐阔老转动着手上的血玉扳指,面无表情细致听了,点了下头,看出方临此来用意,拉上自己庇护。

“这生意我投了,不过一成干股太少,没什么意思,这样……三百两银子,三成干股。”他看过来,人如其名,扑面而来一股阔气。

——总计五百两,一成干股五十两,这三百两,只要三成干股,直接就是溢价一倍。

“对这个生意,徐大哥这么看好?”

“不是看好这生意,是看好你!一门生意说到底,还是要人来做,我不会看生意,只会看人……今个儿我话放在这,就算这次生意不成,投入打水漂,全赔了,我也没二话,下次还敢投你。”

“感谢徐大哥信任,不过,实在让不出更多干股,就是蒲知府,也只占了一成。”方临说道。

“好小子,你连蒲知府都拉上了?蒲知府在府城的名声,可是油盐不进,这次竟能为你破例……哦,我想起来了,城中最近流传的《三国演义》,是你……看来,你此来不是来让我帮忙,而是送我一场富贵啊!”徐阔老眯起眼睛,笑着指了下方临道。

七夕宴会后,这两日间,博南山人的《临江仙》,还有蒲知府盛赞的《三国演义》名声传出,但不留心这方面,还真不知道,《临江仙》、《三国演义》背后是方临。

蒲知府评价不逊于《水浒传》的《三国演义》、书肆生意,这两者结合起来,闭着眼都知道定能大赚特赚。更何况,既然蒲知府掺了一股,给《三国演义》站台,何须自己?那拉上他,不过是团结更多力量,换句话说,多他不多,少他不少,更多是来送钱、送人情,利益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