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临夏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35章,声望(2 / 4)

作品:《临夏

显而易见的,他心情极好。

方临话锋一转:“真要说来,那些盗版也不是没有益处,这次将《三国演义》打出名声,下次《三国演义》第二部发售,其他每府可择一家书商,作为分销商,分成也好,买断也罢,如是两三次,就能建立一个发行渠道。”

方临早有规划,终极目标是掌握枪杆子、带着家人远避出海,要么科举做到一地封疆大吏,要么做到大资本家,才能有那般庞大资源调动能力,幕僚之途却是不行的。

“也是。”蒲知府颔首表示明白,转而又是道:“说来,那些盗版《三国演义》之书商,与窃贼何异?在淮安府城,我还能敲打一二,让这些人收敛,别的府城,就鞭长莫及了。”

这個数字,对他来说,都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三国演义》能有如今声势,大半功劳是大人的,为书作序,又是拿出声望作保、扬名,前些日子,更是保驾护航……”

不得不说,蒲知府是有远见卓识的,身处时代之中,目光却能穿越历史迷雾,断定未来通俗将成为大夏一朝的文化符号。

“前后一个多月,除去种种,净利润一千八百多两银子,这么多?我没记错,当初投入也才五百两银子吧?”蒲知府看了,都是惊讶道。

蒲知府举例:“你看李太白,得罪皇帝,不也仅仅是赐金放还?纵使后来附逆,不也同样没判死么?”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方临伱须知,一个行业做到顶尖,也可打破世俗藩篱。声望声望,名声达到一定程度,也是有力量的。”

名声大到一定程度,没人会轻易弄你,相当于获得了一张另类的免死金牌。毕竟,一个青史留名的人,你给弄死了,史书之上,是要遗臭万年的,子子孙孙都要被人鄙视、看不起。如秦桧,史书上比他更十恶不赦之人,有没有?当然有,但就因为岳飞,后世名声如何?某段时间,世人甚至羞为姓‘秦’。

这个时代,重视宗族,重视名声,万不得已,不到你死我活,绝对不会有人杀他,皇帝都不会!

不仅如此,巨大名望,也是接触更高圈子垫脚石。其中种种好处,不言而喻,可以说,随着《三国》传遍大江南北,方临将成为无冕之王,去到何处都会被高看一眼,一定程度上说,获得不逊色于举人、进士的社会地位。

……

蒲知府之后,方临去寻董祖诰,一番对利润惊讶,自不必说,两人坐下喝茶畅谈。

“方兄一本《三国演义》,可是闹出好大的动静,我听闻,城中上至古稀老人,下至黄发小儿,无不知《三国演义》;茶馆酒肆中,某些酒鬼喝醉了,效仿桃园三结义,出门拉着人,当场拜把子的;甚至,听说《三国演义》都传至宫中,陛下看之甚喜,都是方兄的书迷呐!”

董祖诰最后一句,压低了声音。

这事蒲知府大概也有所风闻,但毕竟是官场众人,涉及宫闱,不太好妄议;而董祖诰就没有此顾虑了,另外,也是两人感情大于利益,关系相对更进一步,因而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两人闲聊一番,方临说了后续店中经营计划。

“今年闰八月,不然秋闱也已过了,如今秋闱即将开始,我要去赴考乡试,店中还要方兄多多担待,任何举措我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