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首辅 / 章节正文阅读

一个数据章(不收费)(2 / 3)

作品:《首辅

四十万孩子假设四十人一间学堂,那就需要一万间学堂。

前文提及过,水泥已经有了,建筑高度可以取得突破,容纳率提升,姑且我们不算水泥的存在,按照明代建筑工程来计算,《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有记载。

万历年,一间占地半分(约合33平米)的厢房,连建造耗材带装潢后卖出去,二两银子。

三十三平米当学堂,坐四十个孩童,不过分吧,拥挤确实拥挤了一些,但应该坐的下。

另外这个二两银子是卖价,成本能要多少呢。

不考虑拥挤那么我们就按二两来计算,一万间教室二十万两的建造成本。

教材成本,因为这是书中推动剧情、时代发展才产生的,所以我们很难找到史实考据,那么只能按照明代印书的成本价来计算了。

《明代出版史稿》中记载,明朝印刷一本五千字左右的书,印刷成本为写刻银三两七钱九分,板七块五钱六分,签头纸煤八分,合计四两四钱三分,但这里是单印一本书,最贵的开支是写刻银,也就是雕刻模板。

别说四十万本书,就算四百万本书用的也只是一个模板,按照一个模板可以用一千次来算,也只需要四百套模板就够了。

得出开销为(+)*400000+*400=257516两银子,这是一门学科四十万孩子教材费用,六门学科为1545096两白银。

聘请教师成本。

明代私塾教师一个月的月钱为二两(贫困些的地方一两甚至八钱都有,视当地经济水平决定),我们就按二两来算,六门主课就是六个教师,每个教师辛苦点带八个班,一堂课三刻钟,一天大概要工作三个时辰(六个小时)能完成当天的教学工作。

四十万学生一万个班,也就需要大概七千五百个教师。

每个月给教师开的月俸为一万五千两,全年十八万两。

现在所有成本已经通过详实数据的形式统计出来了。

这些孩子的义务教育总花销为一年:六十九万四千石粮食、二十万石蔬菜、十八万两教育成本。

一次性支出包括二十万两教室建筑支出和一百五十四万两教材成本,合计一百七十四万两一次性支出。

年耗粮食明代折银四十万两、蔬菜折银没法给准数,因为菜种不一样,古代也没有大棚技术,不可能所有蔬菜几乎平价,按时令价格有记载的来做准数,一斤芹菜才三文钱,韭菜一文钱,胡萝卜一文钱两斤、大蒜八文钱一斤、水果荔枝龙眼十文钱一斤、梨桃杏五文钱一斤。

总之蔬菜这东西,一斤也就在二三文钱左右,一石不过两白银,二十万石也就只是六千两。

每年的消耗总计为五十八万六千两。

请问,书中的主角和明朝承担不起这笔教育成本吗?哪里不现实!

再回答第二点质疑,即损失劳动力对农民家庭的负担。

姑且我们将五岁到十岁这一区间的孩童也算作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