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童谣(1 / 2)

作品:《罪奴她又名动天下

村民一听背书就头大,好半天听得云里雾里。

虽不识字,并不妨碍他们在旁察言观色,眼见连秀才翻半天书尚且迟迟没找到,楚丫头却能一番就能找出,哪还有不信的?

“楚丫头,别拽文儿了,又听不懂。咱们乡下人大字不识一箩筐,你就说,矿在哪儿?”

“大家伙信你!都听你的。”

“对对,快说说。”

楚颜却道:“不急!我做两个示范,大家先看看这黑土和黑石头,究竟有何用途?能不能运下山去卖银子?如果觉得此事可干,明早再上山挖矿也不迟。”

“能卖银子?”

“你做,你做……”

楚颜要做的首个示范,其实很简单:将大块黑石头敲下几块小的,点火,直接烧。主要是演示村民眼中的黑石头,该怎么用?

其次示范:村民眼中的黑土,可燃烧,可替柴。

取黑土,加入黄泥,加入水拌匀。将其放入特制的铁具里,一个四孔圆形的“蜂窝煤”形状的煤球,便呈现在众人眼前。为了效果震撼,楚颜亲自动手做了好多个,摆在院子里,像队列一样排的整整齐齐。

晾干。

随后再将晾干的煤球,放在火上烧,可依次往上叠加。等撤了柴火,两个煤球竟烧得通红通红,宛如两个火球。

村民们看得啧啧称奇。

这其貌不扬黑不溜秋的黑球,竟如此神奇!能烧!岂不是真能替代柴火?柴米油盐是百姓的生计所需,若将这黑球拿去卖的话,一定会被抢空的吧?村民们仿佛看见了无数白花花的银子,飞进自家口袋里。

一个个,当晚无不做起了发财梦……

有人整夜没睡,盯着拿回家的煤球看来看去。

有人天不亮就在李家门口守着,唯恐这种天大的好事被别人抢了先。

次日凌晨。

全村百余人,浩浩荡荡出发。

村民熟悉山里地形,见楚颜带着大家走进一条低洼的峡谷,无不诧异:“这黑石头不是在西边荒山吗?这里也有?”

“对呀!”

“不可能!这里只有泥沙,我来过许多次。”有人反驳。

“往下挖。”

楚颜一声令下,村里的壮丁拿起铲子,将信将疑地挖了起来。

楚颜前世作为一名考古和地质双博士,自然清楚煤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变化而形成的,近似黑色,有细微光泽。

西边荒山自然也有一处煤矿。

然而,大型矿山没有合适的工具,根本无法开采。而此地天然的矿土,却可以直接取用,对李家村村民来说更方便些。

一铲又一铲子下去,惊喜声连连……

“还真有。”

“我这里也有。”

“发财了,发财了。”

村民来时都自发带了工具,干劲十足,小半个时辰不到,就清空了表层的泥沙,露出大片大片的黑矿土。一时间欢呼声、议论声,不绝于耳。

煤矿,仅仅是开始。

如果楚颜告诉族长,除了西山那座矿山,山里还有一处铁矿,老人家会不会吓昏过去?你当她三个月在山里,是瞎跑着玩的吗?其实,找灵芝、药材不过是顺手,楚颜主攻地质学,她对未开发的矿脉兴趣更加浓厚。

致富之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如今煤矿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