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汉再起 / 章节正文阅读

第7章 变化(1 / 2)

作品:《大汉再起

以前的刘封,喜欢和士子结交。

这也就是丁峻身穿士子服,头戴葛巾的原因。

为的是投其所好。

亭子内,其他人都和杜凯一般,即便天气炎热,也穿着甲胄。

毕竟,杜亭是官屯,他们都算是武将。

这时代,士子都是能持剑杀人,领兵上阵的,不像后世,绝大部分文人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家伙,大多数武将则是不读书的莽撞之辈。

在乱世,披甲方是主流,军政之上,羽扇纶巾之流其实少见,不过是后世小说家之言。

所以,丁峻在众人之中也就显得特别,非常的突出,自然第一时间引来了刘封的注意。

丁峻曾经在左将军府上做过事,和刘封有着数面之缘。

只不过,刘封对这人并无印象,那时候的他自持身份,一般不会和寒门子弟结交的,如果他还是原来的那个刘封,丁峻现在的这番表演不过是演给瞎子看罢了,以原来那个人的政治智慧,敏感程度,接收不到丁峻发出的信号。

现在,自然不同。

“少将军,峻军务在身,不曾远迎,恕罪则个!”

丁峻一马当先,大踏步走出亭子,站在大道一侧,还不等行来的刘封下马,也就双手抱拳,长身一揖,礼节甚是隆重。

出发前,刘封做了一些准备,大致了解了一下他的那些手下,如此,不至于上任后连自家手下都认不周全。虽然,暂时无法了解那些手下的能力和性格,至少名字和大概的背景要知道,这并非多么难的事情。

“丁君,无须多礼!”

若是以前的少年刘封,身为上官,又有着少将军身份,他多半会雄踞马上,态度傲慢,了不起颔首表示回礼。

现在,他的态度有着不同。

当丁峻行礼,引得后面杜凯等人忙不迭地跟随的时候,刘封非常利落地从马上跳了下来,同样拱手作揖,虽然,不至于像丁峻那般把身子弯的很低,不过,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他都称不上失礼。

“如今,封乃是别部司马,少将军之称,可以休矣……诸位,唤我官职便是!”

刘封笑着说道。

他的笑容灿烂,眼神真挚,平易近人,让人如沐春风。

这笑容是从养父刘备那里学来,刘备的笑容便是如此,极其的真挚。

当然,刘封这笑容的感染力远不如刘备,只得其形不得其神,个人魅力这一块,纯属天赋,后天的学习和锻炼虽然能够增强,却也有着一定限度。当然,刘封自身也没有想完全如刘备那般。

每个人都有着自家独特的魅力,完全学习他人,无疑于放弃自家原有的优势,难免会显得虚假,有着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弊病。

只不过,原本的刘封在为人处世上太过糟糕,性格太过刚猛,作为一员只知带兵杀敌的武将尚可,若想有所作为,则需要做出改变。

然而,这种改变不应太过突兀。

须得循序渐进。

一开始,也就从礼节开始。

以礼待人,常带笑容。

丁峻感觉到了他的这种变化。

表面上虽然在笑着,心中却暗自嘀咕。

几个月不见,这一位为何有着如此大的变化?

莫非,背后有着策士相助?

看来,原本的计划行不通了,须得做出改变。

“司马,卑职杜凯,出身新野杜氏一族,清泉公和我家有亲,司马但有吩咐,卑职和属下必定听从,拼死效命……”

杜凯向前,拱手作揖,笑着说道。

他话里的清泉公正是刘封的舅父刘泌。

丁峻想做什么,杜凯心里清楚,他自己也有着同样的想法,只是,他做不到丁峻那样的程度,因为有着刘泌刘清泉这层关系,杜氏其实是刘封天然的盟友,只要刘封不是蠢货,多半不会将自己的投诚拒之门外。

当然,这种投诚其实有着底线。

无论如何,家族的利益终究是第一位。

便如荆襄大族蔡氏,蒯氏投靠刘表一般,两者相辅相成,各取所得。

当初,糜竺将妹妹嫁给刘备,赠与刘备大量钱财和部曲,绝不会想到日后会落到现在这般境地。

如果,早知道刘备守不住徐州,半辈子都像丧家之犬,颠沛流离,哪怕现在获得了暂时的安稳,却也是寄人篱下。

那时候,他还会做出那样的选择吗?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不!

任何一个豪门世家,都不会做出那样的选择。

只是,糜氏是商贾出身,钱财虽然众多,底蕴却不足,为了振兴家门,提高家名,不得不孤注一掷罢了!

也只有那时候的刘备方才能毫无保留地接纳糜氏。

话说回来,杜凯对刘封的投效也就有着底线,须得不能损害到杜氏的利益,一旦出现这样的前兆,那家伙决计会毅然反目。

在乱世,忠诚始终有一个限度。

要不然,关羽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的故事也不会在史书上流传一千多年,成为忠义无双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