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北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九十二章 咽喉(2 / 4)

作品:《北洋

将侍卫队送进北洋武备学堂也是谭延闿和李鸿章私下达成的协议,现在老李已经忙得焦头烂额,他非常明白战争之后他将会面临怎样一种境地,在这种情况下,日渐风生水起的谭氏父子毫无疑问将会是他的重要外援。将谭钟麟的总督侍卫队送进北洋武备学堂去学习,这在李鸿章眼中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他并没有看到战争结束后的政治趋势,而谭延闿却非常明白后世袁大头统帅威震北中国,影响中国政治走向数十年的北洋集团就是从现在开始真正缔造的。

至于袁大头本人,谭延闿决心横插一脚——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袁大头之所以能够深刻影响近代中国历史,完全就是靠北洋陆军,他干脆就在这上面掐断袁大头的发迹之路。谭延闿已经睁大双眼关注已经回到天津的袁大头同志——朝鲜的局势就如同后世的豆腐渣工程一般,叶志超等人的惨败牵连到袁大头的身上便是他也失业了。

谭延闿只知道新式陆军的组建就在明年,好像是定武军开始的。现在他是军机红章京,身份地位不知道要比袁大头高出多少,加上现在李鸿章还有求于自己,老头子和恭亲王之间密切的关系,他相信只要他出手,新建陆军绝对轮不到袁世凯。

“经济抢在盛宣怀的前面,军事抢在袁大头的前面!”谭延闿紧紧的攥攥拳头,想要打破历史宿命的轮回,那就尽情的破坏历史的进程,至少在现在他非常成功,况且他也是朝好的方向干扰历史的进程。

北洋武备学堂是中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在李鸿章的主持下,这所陆军军官学校虽然比不上那些列强著名军校,但在国内已经是最好的陆军军事学校了。就算谭延闿再白痴,也明白一所强悍的军事学院在近代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特有的国情使得一所优秀的军事学院很有可能成为黄埔军校那样的存在。

袁大头能够扯起新式陆军的虎皮大旗,北洋武备学堂从中居功甚伟——一个合格军官的培养远比培养一名士兵所要花费的时间长得多,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有了大批合格的军官想要组建一支军队并不会花太多的功夫,合格军官的培养才是建军的核心。

谭延闿走到今天这一步知道自己是该做出选择了——以甲午战争为分水岭,近代的那些政治军事强人也都开始大量涌现了,袁大头训练新军以此为根基崛起;而孙中山估计也会在这一两年内发动武装革命,组建国民党的前身。

是继续往前走,还是卷铺盖举家迁移到国外,谭延闿必须在这一两年中做出决定。进一步就是等于步上争霸天下的征途,谭延闿此时对争霸天下还有很多顾虑——当了一辈子的平头老百姓,现在反而要争取走上权力巅峰,出于对近代史的了解,尽管他早有这种预感,但心中还是有些七上八下的。退一步就容易多了,从现在开始凭借他的财力开始在美国转移自己的财富,经营一个根基出来,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举家迁移就得了。

对于这一进一退两条路,谭延闿委实犹疑不决——登上权力的最高峰是每个中国男人千百年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他对于权力是很淡泊,但天下在手的感觉依旧让他心潮澎湃难以自制;选择退却,心中更加不甘,尤其是让他坐看中国沿着老路继续走下去,他就更不愿意了。

根据谭延闿的认识,在近代中国实行所谓西方的民主无疑是选择自杀,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要采取权力集中到一个手上,总统的名号不过是“皇帝”的遮羞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