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怎样才是真正的亿万富翁(1 / 5)

作品:《有钱人想的和你不一样

第十二章怎样才是真正的亿万富翁

可以暴发,但不要成为“暴发户”

渴望致富,渴望通过投资成为亿万富翁,是每个人天生的权利,贫穷不是你的命运。

但是在致富的同时,还要时刻警惕“暴发户”的陷阱,只有钱并非能成为真正的亿万富翁,只有精神上成为有钱人,你才能真正成为亿万富翁。

保罗·库恩尼常常拿赢彩票开玩笑。

有一天事情真的发生了,几百万分之一的机会降临到他头上。

他26岁的时候中了佛罗里达州彩票2000多万美元的头奖。

当时大家都以为,他此后可以高枕无忧了,他自己也是这样想的。

但10年后,库恩尼出现在破产法庭上,商议一个还清500万美元的计划。

他那2000多万天上掉下的大馅饼到哪里去了呢?

他把钱花在了奢侈的生活上,也就是说那些钱没有用于投资,而是全挥霍光了,例如,汽车、摩托车,还有送给朋友和家人的昂贵礼物。

因此,罗伯特·清崎说:“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在生活中,不在于你挣了多少钱,而在于你留下了多少钱。

我们都听说过,一个穷人中了彩,一下子暴富起来,然而不久就又变穷了,他们虽然得到了100万,但很快又回到了起点。”

针对这种现象,富人说更多的钱往往不能解决问题,实际上它们反而可能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钱常常使我们人性中的弱点暴露,却不能掩盖我们的无知。

这就是为什么经常有些人在忽然得到一大笔意外之财却又很快失去的原因。

固然,许多人靠一时的运气发了财,甚至发了大财。

这里面不乏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

但许多人现在却又成了穷光蛋,破产了。

美国有一位叫特里的年轻人,他的父亲,在墨西哥持有金银小矿山。

特里起先很勤勉地工作,使矿山的生意十分景气。

然而当钱财滚滚而来时,他竟异想天开,建筑了堂皇的宫殿,购进了巴黎的家具。

当时,在那个村里没有一家浴室,而他倒有一打以上。

此外,还有15架大钢琴配置在各处大厅里。

特里沉溺于如此漫无止境的豪华生活中,再也不闻不问生产的情况,任其矿山废弃。

后来,他身边留下的除了那座宫殿,别无他物。

最终,他就在那宫殿里的两间尘埃弥漫的屋子里,了结余生。

想想职业拳击家吧!他们不少人都赚过几十万美金的报酬,为了比赛,都受过长时期的严酷训练。

他们的目标就是要在比赛中获胜,而大多数人的目标也仅仅如此。

所以许多人发财之后,就过上了奢侈的生活,而最终于贫困之中。

这是一种典型的暴发户的心理。

暴发并没有错,但暴发户的思想却要不得。

现实中许多没钱的人看着暴发户嘴里骂,脸上写满了鄙夷的表情,心情却渴望着暴发,巴不得机会早日来临,能像暴发起来的人一样生活。

暴发户为了赚钱往往不择手段,他们认为这个时代就是一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时代,笑贫不笑娼,能挣钱就行。

暴发户讲究做派,你说我“房新树小画不古”,我偏要弄幅古画来挂在墙上。

穷人也要讲究格调,刚刚脱贫就迷上高尔夫球,还要养匹赛马——当然只能认养,马是马场的,名义上你占一股,不知是占一个蹄子,还是占半个屁股?

总之偶尔可以去骑骑,拍一摞照片回来,向人展示贵族气质。

暴发户喜欢挥金如土。

“反正老子有的是钱。”

他们出入各种高消费场合,花钱如流水,一掷即千金,看起来要多潇洒就有多潇洒。

最后,暴发户都想使自己看起来不是那么暴发,就去清人写书,尽量让自己的形象光彩夺目,让历史源远流长。

而且还花钱去换取各种各样的证件,以期和硕士博士们平起平坐。

……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典型的暴发户思想。

说到底,暴发户们的只能真有了钱的穷人,他们的思维还是贫穷的,他们还秉持着与生俱来的穷思维没有改变。

钱是富有的象征,但若是只有金钱而没有其他财富,那它便是贫穷的象征。

没有钱的时候,一个人会觉得穷得慌。

如今有钱了,你就能算富有了吗?

当你赚了一些钱,在现代生活的水准上,一些富贵之家所拥有的,似乎你已什么都不缺:有房子,有车子,有票子,你的存款甚至也足够下一代花销了。

如果你和自己的过去相比,在经济上简直是天壤之别。

你还需要什么呢?

洛克菲勒也是一位有思想的富翁。

早在少年时代他就接受了父亲赚钱的启蒙教育,成年之后更是不择手段,最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10亿富翁。

可是,大量的金钱给他带来了无穷的困惑。

世人骂他是“残酷奸诈的伪君子”,他的形象为美国人所憎恨和厌恶。

他曾经认为自己是一个“除了金钱之外,一无所有的穷人”。

面对一系列由金钱带来的烦恼,他决定给自己另定目标。

有一天,洛克菲勒非常信任的一个朋友对他说:“你的家产在像大风雪一样往上翻滚,你必须把它散得比积得还快,要不然,它将压垮你和你的儿女以及儿女的儿女。”

并建议他为了人类的利益,以永久的慈善事业的法人团体的形式,将他的财产作处理。

他接受了这位朋友的建议,因为他自己也感受到了一个人“能够花了钱得到的真正等价物,那就是培养一种情趣,把钱花得可产生持久的效果”。

于是他捐资数以亿计的财富来支持教育、卫生和科学研究事业,来帮助穷人,来回报社会。

一个人渴望暴发是没有错的,因为没钱你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赚到了钱,才能拥有幸福的基础。

但是光有钱行吗?

如果一个人有了钱,他的行为和心理都是一个典型的暴发户形象,那我们只能说,他仍然是一个穷人,虽然他有钱了,但他的思维并没有任何改变,依然是穷人的思维。

只有改变自己的思维,摆脱暴发户的思想,才能成为真正的富人。

财富不应当是生命的目的,它只是生活的工具。

——比尔·盖茨

绝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

美国一家十分著名的调查公司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统计,结果非常令人吃惊:人类70%的烦恼都跟金钱有关,而人们在处理金钱时,却往往比较盲目。

盖洛普民意测验协会主席盖洛普·乔治说,从他所作的研究中显示,大部分人都认为,只要他们的收入增加10%,就不会再有任何财政困难。

美国预算专家爱尔茜·史塔普里顿夫人曾担任纽约及全培尔两地华纳梅克百货公司的财政顾问多年。

她曾以个人指导员身份,帮助那些被金钱烦恼拖累的人。

她帮助过各种收入的人——从一个一年赚不到1000美元的行李员到年薪10万美元的公司经理。

她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对大多数人来说,多赚一点钱并不能解决他们的财政烦恼。”

事实上,人们经常看到,收入增加之后,并没有什么帮助,只会徒然增加开支——增加头痛。

“使多数人感觉烦恼,”她说,“并不是他们没有足够的钱,而是不知道如何支配手中已有的钱!”

有个亿万富翁,一天因为工作上问题,他六神无主,烦躁的很。

他的办公室空调放在了适宜的温度上,然而,他还是感觉热,浑身要出汗的感觉。

他踱步到窗前,顺着窗户向外看,只见一个拉板车的人正躺在夏日炎炎的大街上,呼呼地睡得正香,而给他抵挡太阳的仅仅是板车旁的一点点阴凉。

富翁很纳闷,他问自己的助手,那个人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就睡得这么香呢?

助手告诉富翁,你想让他睡不着吗,很简单,给他10万块钱。

富翁按照助手的意思去做了。

这下,那位拉板车的可真睡不着觉了。

他拧拧自己的大腿,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当他确信无疑时,他开始琢磨开了,这10万元该怎么花?

他想买座别墅,可又不够。

想买辆车搞出租,可是没有生意怎么办?

想开个店吧,可亏本了,太可惜。

就这样,他实在是不知道该怎样花这笔钱。

于是日夜思考,觉也睡不好了,饭也吃不香,连拉板车也没心思了,弄得他直后悔,不该接受这笔钱。

金钱是可爱的,人们崇尚它,热爱它,并没有错,然而,金钱又是卑劣的,它可以使兄弟成仇,朋友反目。

我们都生活在现实社会,不可避免地时刻要与金钱打交道,保持平和的心态最重要,我们要驾驭金钱,像对待常人一样对待它,而绝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

如果一个人,被金钱所左右,让金钱牵着鼻子走,那他的下场一定很可悲,要么是一生劳碌,要么将是锒铛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