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怎样才是真正的亿万富翁(2 / 5)

作品:《有钱人想的和你不一样

金钱不是万能的,可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

话虽这么说,要想保持对金钱的良好心态,要真正做到视金钱如粪土,也并非容易的事情,它需要过硬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有那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只有你真正地把金钱看透了,了解了它的优劣,了解了它的本质,那么,你就会发现,做金钱的奴隶是多么累人的一件事啊。

弗兰西斯·培根有一句名言:财富是德行的一个包袱。

按照培根的观点,巨大的财富并没有什么真正的用途。

除了用来施舍,剩下的就是自我陶醉。

培根还有一个很生动的比喻,说财富好像军队的“辎重”,不可以没有或者缺乏,也不可以丢弃;但它阻碍了行军,有时为了照顾它,反而失去或者影响了胜利。

所罗门有一句不可忽略的话:急于发财的人,不可能是清白的。

人只能寻求那种正当获得、合理使用、愉快施舍、心安理得的财富。

只有那一种财富,才让我们逢凶化吉。

一切顺其自然,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才是最高境界。

这正如小和尚慕名到一个方丈那里学法,老方丈问他,吃粥了没有?

他说吃了。

老方丈又问,洗了没有?

他说洗了。

老方丈手一扬,那你打坐去吧?

小和尚老大不高兴地离去,认为老方丈没有什么高招传给他。

若干年后,小和尚才懂得方丈把什么都告诉他了,那就是做他该做的,一步一步来,别想那么多。

在自然经济时代,人不需要钱。

从吃饭、穿衣到栖身都靠自己的劳动,最多在盖房子的时候请邻居来帮一下忙。

那时没有商品交换,钱也没有用处。

可是到了商品经济社会,人须臾离不开钱。

很自然地,人们必须设法赚钱,再用赚来的钱去购买自己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和服务。

由于金钱的重要性,庸俗肤浅的人误将钱当成了人生的目标,变成了钱的奴隶。

甚至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用损害良心的办法赚钱;用损害健康的方法花钱。

钱本来可以帮助一个人实现幸福,可是人一旦成了钱的奴隶,钱就把一个人从精神到肉体彻底摧毁了。

投身于当金钱奴隶的人,大多数还不至于发展到那样可悲的境地。

或许他的案子因侥幸而没有被发现,可是他逃脱不了良心的责备,因而只能躲躲闪闪,总是生活在黑暗之中。

人在做金钱的主人,在赚钱的时候又为别人做了贡献,使别人的需求得到满足,使赚钱成为愉快的事;在花钱的时候不但自己身心得到满足,也让别人赚了钱。

我们要冷静地面对金钱,控制你的金钱,在你的人生各个阶段制定好你的用钱计划是非常必要的和重要的,另外就是进行投资,用钱来赚钱,等你的财富资产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你的资产将会为你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你便会最终实现财务上的自由,此时,你可以得意地说:“我是金钱的‘总司令’。”

既然是金钱的主人,那就理所当然地让金钱为你工作,你也可以用金钱举办慈善事业、公益事业、教育事业等一切有益于大众、有益于社会的事。

一旦人们为支付生活的账单而整天疲于奔命,就和那些蹬着小铁轮子不停转圈的小老鼠一样了。

老鼠的小毛腿蹬得飞快,小铁轮也转得飞快,可到了第二天早上醒来,它们发现自己依然困在老鼠笼里。

一般的人,如中产阶级和穷人,他们都在为钱而工作,他们害怕没有钱,不愿面对没钱的恐惧,对此他们做出了反应,但不是用他们的头脑。

他们的感情代替了他们的思想,正是如此,他们不去分辨真相,不去思考,只是对感受做出反应。

他们感到恐惧,于是去工作,希望钱能消除恐惧,但钱不可能消除恐惧。

于是,恐惧追逐着他们,他们只好又去工作,希望钱能消除恐惧,但还是无法摆脱恐惧。

恐惧使他们落入工作的陷阱。

挣钱——工作——挣钱,希望有一天能消除恐惧。

但每天他们起床时,就会发现恐惧又同他们一起醒来了。

恐惧使成千上万的人彻夜难眠,忧心忡忡。

要想真正摆脱恐惧,必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摆脱金钱对你的束缚。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能够成为亿万富翁的人都拥有正确的金钱观。

他们明白在营销时代,最有意义的资源就是金钱,金钱是所有资源转换的媒介。

人生营销中,金钱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在金钱面前是没有清高可言的,若是撇清,反类俗情。

不过回过头来说,钱的本质是为人所用,如果把钱举得高高的,见了钱便磕头作揖,自降为臣奴,也实不可取。

钱物之类,有得用便足矣。

但“有的用便足矣”是对普通人而言,对那些想成就大事业和亿万富翁的人来说,可就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有得用便足矣”了。

亿万富翁们都禀持这样一种观念:金钱只是一种工具,但不是人生的目的,绝不要做金钱的奴隶。

喜欢围棋的人都知道围棋上有一句话:下棋莫贪。

做生意同样也是如此。

被誉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的经营业绩,举世瞩目。

他的经营哲学尽善尽美。

他创立并领导的松下电器公司,总资产逾千兆日元,总销售额近5兆日元,员工总数达25万多人。

这正如机器要运转、汽车要跑路,离开润滑油(当然也需要别的条件)是不行的,但润滑油不是人们追求的目的,机器运转,生产产品,汽车到达目的地才是目的。

松下说:“为了到达目的地而工作,为了使达到目的的工作更有效率,就必须要有润滑油。

所以说,金钱是一种工具,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

松下对金钱的态度是敛财而不守财。

他认为:一个人不能当财产的奴隶。

他说:“财产:这东西是不可靠的!但是,办一项事又必须有钱。

在这种意义上说,又必须珍视钱财。

但‘珍视’与‘做奴隶’是两回事,应该正确对待,否则,财产就会成为包袱——看起来你好像是有了钱,实际上它却使你受到牵累。

这是人类的一种悲剧。”

松下这种思想是很值得人们深思的,他让人们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要时时想到更远大的一些目标。

他认为:“明天的生活一切都会比今天好。”

凡参与生产物质和精神产品的人都应以此为目标,努力工作,获得相应的报酬(也就是金钱)来改善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使明天的生活比今天更好”。

真正能够拥有金钱并支配金钱的人绝不是那些获得“飞来横财”的暴发户,真正被推崇的亿万富翁他们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敏锐的眼光,他们从不做破坏“游戏规则”的巧取豪夺和侵占公私财产的损人利己行为。

他们不会迷失在金钱中成为被金钱支配的奴隶。

如果你把金钱当成上帝,它便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

——菲尔丁

致富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提起致富,没有人不感兴趣。

因为只有致富,人们才能提高生活质量。

鄙视金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们都渴望尽早致富,于是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或辞职来个破釜沉舟,或兼职攻防兼顾;也有的人由于下岗而待业,迫于生计无奈而投入商海,却收获很丰富。

这些人有的跻身于富豪之列,多半也都达到了小康水准。

他们的成功表明,致富已不再是少数人拥有的专利,人人都有成功的机遇,只要你把握准确。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准日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便想在已有的资金积累的基础上,图谋更大的发展。

这种愿望虽好,但是在我们看来,穷富之间似乎有一条跨越不了的鸿沟。

原来是贫困的,现在多半仍是贫困;原来是富裕的,现在多半仍是富裕的。

这种既尴尬又难堪的局面,成为我们要努力试图改变的目标。

但首先我们应该要面对的不是去如何扭转它,而是应该去全面地认识它。

那么,致富的含义是什么呢?

致富是一个具有较为完整人格的或具有完善趋向的人,把自己内心的潜能通过外显行为释放或表现出来的过程。

每个致力于致富的人,都应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扬长避短,在致富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从对许多杰出人物的研究可以发现,他们的人格因素中不乏极其典型的健康因素,有些甚至超越了他们所处的时代文化与精神,但并不完美。

他们在创造成就和财富中,丝毫没有忽视对自己情感的不断丰富。

严格地讲,他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都有其努力追求的健康人格目标。

心理学家马尔慈说,人的潜意识就是一个“服务机制”——一个有目标的电脑系统。

而你的自我意象,就如电脑程序,直接影响到这一机制动作的结果。

如果你的自我意象是一个失败的人,你就会在自己内心深处的那块“荧光屏”上不断地看到一个垂头丧气、难当大任的自我,听到“我没出息”之类的负信息,然后感受到沮丧、自卑、无奈与无能——而你在现实生活中便会注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