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战国风云人物 / 章节正文阅读

赵武灵王篇(9)(2 / 2)

作品:《战国风云人物

秦国用战力说话,攻克了赵国中都和西阳。

赵国输了,输得很惨。

秦惠文王心想:赵武灵王见识到了秦国的手段,是不是就该派人来请和。

只要赵国派人来,他就不计前嫌,与赵国交好。

面对再次战败,丢城折将,赵武灵王的态度,依旧不变:输,可以;求和,丢不起这个人。

秦惠文王左等右等,没有了耐心。现在,他很生气。

秦惠文王生气,后果就很严重。

于是,他准备对赵国动真格的。

你不服,我就打得你服。

公元前314年,秦国复攻赵国。

这一次,秦惠文王也兵分两路,从两个方向进攻。

一路以宗氏子弟樗里疾为将,率领河西郡、上郡十万之众,气势汹汹地扑向赵国晋阳。另一路以张仪为将,率领中都、西阳五万秦军,往北行进,牵制赵军。

秦国复攻赵国,这一次看中的是赵国旧都晋阳。

还派出了秦国能文能武的樗里疾统兵。

那么,樗里疾是谁呢?

樗里疾是秦国名臣兼名将,也是秦惠文王的左膀右臂。函谷关一战,樗里疾声名远播。休鱼一战,大败三晋。

攻赵,取赵国中都、西阳。

攻韩,取韩地。

秦国流传着一句话,没有樗里疾攻不下的城。

秦惠文王以樗里疾为将率领上郡、河西之众,渡河东进。足以见得,秦国此次出兵对赵国晋阳之地,势在必得。

看来,赵武灵王之举,真的让秦惠文王很生气。

秦国两路大军来攻,赵国朝臣听闻是秦惠文王身边最能打的樗里疾出战,无人敢出战。

赵武灵王见状,微微吸了一口凉气:秦国就这么可怕吗?

秦国武力强盛,但,赵国还没有弱到被欺负了不敢还手的地步。

再说,赵武灵王是一个不愿认输的男人。

丢了中都、西阳,他也不会认输。

此时,齐国和中山国的注意力在燕国。

赵武灵王没有后顾之忧,全心全意对战秦国。

没有人敢迎战,他就亲征,以解晋阳之危。

樗里疾奉秦惠文王之命,攻伐赵国,直扑晋阳。得赵晋阳,东可倚望邯郸,向南俯视韩魏。

樗里疾不愧是猛将,东渡大河,一战而胜,拿下河岸赵军阵地。

樗里疾站在赵军阵地,这是他第二次站在这片疆土上。

故地重游,感慨颇多啊!

十五年前,他没能占领这块疆土。十五年后,他又来了。

这一次,他要拿下这片疆土。

樗里疾兵贵神速,攻打下一个城池:蔺城。

蔺城距离大河不足五十里,是秦国东进攻打晋阳必经之路。也是赵国防备秦人西来,最重要的一座城。

公元前328年,秦国趁着赵肃候与魏、齐交战之际,出兵攻打赵国河西之地。秦军败赵军与河西,并杀死赵将公子疵。秦国乘势渡过大河,攻下赵国蔺城、离石等重要城池。

秦国逼迫赵国割地求和。

然,赵肃侯乃何许人也。纵观一生,四处征战诸侯,宁可亡了国家,也不会向秦国言和。

赵肃侯举晋阳、上党两郡之众,攻打秦军。经过一番浴血奋战,赵国收回了离石、蔺城等地,也将秦人赶回了河西。

赵肃侯收回离石、蔺城之后,为了避免秦人卷土重来,将防守重任交给了当地显贵蔺氏一族。

蔺氏出自韩姓,韩姓又出自姬姓,是韩国王室的宗族支系,蔺国君室后裔,以地为氏。

春秋时,晋献公将少子成师封于曲沃。曲沃成师之子万,因功被封于韩。又因爵位是子爵,称之为韩子。韩子后代子孙遂以韩为姓。

传至韩厥时,其玄孙韩康子,在赵国为官,因战功得封蔺国。

蔺国是赵的属国,韩康子是开国之君,他的后代子孙遂以封国名为姓,称蔺姓。

据说,蔺相如就是出生在这里。此时的蔺相如才十五岁。

樗里疾不愧号称秦国的‘智囊’。夜色渡河,拿下河岸阵地。

又以突袭的战术,攻破蔺城。

樗里疾没有停下脚步,因为他最终目标是拿下赵国的晋阳。

简单休整之后,樗里疾攻下个目标:离石。

离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十五年前,秦军以计谋攻下了离石。今日,樗里疾要将十五年前走过的路再走一遍,用过地计谋再用一次。

驻守离石的将军叫赵庄。

赵庄是赵相赵豹的庶子。

因母亲身份低微,自身也不被父亲所喜。

明明可以靠爹,走捷径,少奋斗二十年。结果,他选择了多奋斗二十年。

就是为了替母亲争口气。

赵庄去了赵国北疆代郡从军,从一名士卒成为千夫长。

燕、赵一战,赵庄脱颖而出。

赵庄靠爹,在邯郸混个高官是没有问题。可,他还是选择靠自己,主动请命驻守离石。

樗里疾率大军趁着夜色抵达离石城下,又发动突袭。

赵庄善战,却也是寡不敌众,临死前还说了一句:有负君心。

离石是赵国旧都晋阳的门户。离石陷落,晋阳告危。

樗里疾东渡大河,拿下河岸赵军阵地,再战攻克蔺城,三战拿下离石,斩杀赵将庄。

樗里疾三战皆胜,信心大增。

形势按照这样发展下去,晋阳之地,早晚都是秦国囊中之物。

樗里疾在离石,摆下酒宴一边犒劳有功将士,另一边部署新的作战命令。

那么,樗里疾还会得到上天的青睐,拿下晋阳?

赵武灵王得知河岸大军惨败、蔺城、离石先后落于秦人之手,赵庄阵亡的消息。这个不肯认输的人,又会采取哪些措施,击秦复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