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战国风云人物 / 章节正文阅读

赵武灵王篇(31)(2 / 2)

作品:《战国风云人物

从后面来看,是错的。

但,在当时来看,这是探索治国之路。

由于,诸多原因,再加上不切实际,忽略了根本。

这条路,最终偏离了运行轨道。

因为赵国的攻伐,导致以儒学治国的理念破灭。

司马喜也被贬相。

中山王姿继位,也认为司马喜是个难得的人才。

不顾众人反对,重新以司马喜为相。

也许是司马喜真的有才。

也许是中山王尚很自信,能够驾驭他。

总之,司马喜再次成为中山国相。这也是司马喜二相中山。

然,赵国再伐中山,导致司马喜又被贬。

可,没过多久,他看准时机,再次成为中山国相。

这就是司马喜第三次为相。

历经三起三落的司马喜,的确不容易啊!

如果说司马喜第一次为相是因为老爸司马稠的原因。

第二次为相是因为年少君王的选择。

第三次为相就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手段。

总之,司马喜是一个有能力,却留下骂名的人。

其子司马子期,也留下了一个成语:杯羹亡国。

话题走远了,回归正传。

中山国战败,需要一个人去议和。

中山国朝臣惧怕赵国,皆不愿往。

司马喜抓住机会,以国相的身份前去议和。

就在众人认为议和不会成功。

可,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议和成功了。

按理说,中山王姿打不赢,割地议和是没错的,这也没什么好奇怪。

但,大获全胜的赵武灵王,竟然接受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

赵国完全有攻破灵寿的力量和实力,此时,不灭中山国,彻底解决腹心之患,更待何时。

可,赵武灵王竟然答应了中山王姿的条件。

这,太不符合逻辑了。

难道是赵武灵王的雄心大减,又开始不务正业。

答案:当然不是。

面对赵武灵王答应求和,赵国能征善战的将领,也是不解。

当赵武灵王问这些人对于中山国的请和,是接受,还是反对。

众人一致给出了答案:反对。

这些人反对的理由。

1、中山国已经是强弩之末,大家加把劲,就能灭了它。

2、以四邑求和,缺乏诚意。

3、要彻底解决腹心之患,不能给对手喘息的机会。

但,为了安抚众将说的情绪,赵武灵王说出了议和的原因。

1、保住战果。

2、中山国有一战之力,避免困兽犹斗。

3、中山国民心未散,赵国强行攻灭,也会成为累赘

4、齐国准备干涩中山国内政(当年赵武灵王扶持燕昭王干涉齐国亡燕,齐国也会找他报仇)

5、隐藏赵国的实力(齐国灭燕,太高调,被诸侯群殴。中山国,牵扯到燕、齐利益。赵国独吞,齐、燕不会答应)

当然,赵武灵王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干涉秦国内政。

话说,秦国自从秦武王死后,秦国分成了两派。

以秦惠后、秦武后为主与芈八子之间,展开了内斗。

秦国打了三年,总算快分出胜负。

赵武灵王为了插手秦国等诸多原因,最终在大获全胜的情况下,答应议和撤军。

赵武灵王放过了中山国,又会如何应对秦国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