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章 最好的时机(3 / 4)

作品:《大宋教书匠

可以说,传媒学院看起来没有太多的事情,其实在《汴京头条》的创办上还是成效很是显着。

这些学生已经逐渐体会到了钟粟的一些想法,开始在刊发文章的选题上下功夫。

看起来最不起眼的传媒学院,其实已经开始慢慢渗透大宋的各个阶层。

有了这种渗透,就会有改变,虽然很慢,但这样的改变最稳定,也最让人不知不觉就接受原来不能接受的。

理工学院和将作监有密切合作,技术攻关上也互相交流。

只不过,学院重点搞研发,将作监主要批量生产制造。

重头戏兵工学院成立最晚,但重要性非比寻常。

钟粟更多地时提供一些思路和想法,他已经不需要参与具体的研发工作。

研究的方向,钟粟也初步确定,那就是要在冷兵器技术的基础上,逐渐向热武器过度。

当然,大宋这个时代的工业基础就这样,有些理想中的东西,几乎做不出来。

但如果要做出一些冷热结合的武器,还是很实际的。

比如说八牛弩+燃烧弹、**弩+炸药包。

没有强大的工业基赐精良的设备,杀敌的精度也很难做到,所以目前只能考虑在杀伤范围上做文章。

其实能够做到范围伤害,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契丹也好、女真也罢,他们依仗的无非就是强大的骑兵。

骑兵战马是他们的优势,也是他们的劣势和短板。

再好的马匹,遇到了热武器,立刻就会变得毫无反抗之力,甚至成为马上骑兵的移动棺材。

大宋不是没有热武器,但由于稳定性、杀伤力、高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大规模使用。

可偏偏这方面的研发,也不是那么给力。

所以火药、火油精这些东西还需要加大开发力度。

至于枪炮这些,宋朝倒是已经出现了火炮,只不过原理形同后世的玩具,改良一下也许还能提高一下威力。

此外,墨家的机关术中,也许有一些军事方面的黑科技,应该也具备一定的开发价值。

但墨家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永远支持守御的一方,他们不会去支持主动进攻的一方。